资源中心
-
泛素化(ubiquitination)作为一种关键的可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质降解、DNA 损伤修复、信号转导等多条生命活动路径中发挥核心作用。研究泛素化的深度与精度,往往依赖高效且选择性强的富集策略。不同的实验目标、样本来源和研究深度,对富集方法的要求大相径庭。如何选择合
-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的研究不断揭示细胞调控的复杂性,其中蛋白乳酰化(protein lactylation)正逐渐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热点。作为继乙酰化、甲基化之后的新型赖氨酸修饰,乳酰化不仅参与代谢-转录调控网络,还可能在肿瘤、免疫和干细胞命运决定等生物学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那么
-
蛋白乳酰化(protein lactylation)是新兴的赖氨酸翻译后修饰,近年来在表观遗传学、免疫代谢、肿瘤生物学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相较于乙酰化或磷酸化等经典修饰,乳酰化的检测与定量分析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者在实验设计、样本处理、数据解读等方面常面临挑战。本篇文章将系统梳理蛋白乳
-
乳酰化(Lysine Lactylation, Kla)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翻译后修饰之一,已被证实在基因表达调控、免疫代谢、肿瘤生物学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作为一种低丰度、难检测的酰基化修饰,乳酰化研究对实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从海量蛋白质中精准捕获乳酰化位点?如何实现高通量、高分辨
-
用DIA技术解读乳酰化修饰与疾病机制的深度关联 乳酸早年被视为“代谢废物”,如今却被认为是细胞命运的重要信号分子。特别是在2019年组蛋白乳酰化(Histone lactylation)首次被发现之后,乳酰化作为一种赖氨酸翻译后修饰(PTM),迅速受到生物医学界关注。它在调节免疫应答、肿瘤代
-
在蛋白质尤其是治疗性蛋白药物(如单抗、融合蛋白、酶类等)中,二硫键(Disulfide Bond)是一种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功能活性的重要共价键。其连接模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蛋白折叠效率、稳定性、免疫原性甚至药效。由于在重组表达和制剂开发过程中,二硫键易出现错配(mispaired)、断
-
在蛋白质的世界里,“二硫键”(Disulfide bond)虽然只是两个硫原子的连接,却在维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将从科学角度深入解析蛋白质中的二硫键,帮助您理解这一微小却关键的化学结构。 一、什么是二硫键? 二硫键是一种共价键,由两个半胱氨酸残基(Cystein
-
抗体(Immunoglobulin, Ig)是一类高度复杂的糖蛋白,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它们之间的稳定连接不仅依赖于非共价相互作用,更关键的是通过二硫键(Disulfide Bonds)形成共价连接。这些二硫键既存在于链内(intrachain disulfide bonds),也存在
-
乳酸(Lactate)曾被认为是糖酵解的“代谢废物”,但近年来的研究彻底改写了这一观念。2019年,Zhang等人在Nature首次报道了组蛋白乳酰化(Histone Lactylation),揭示乳酸可通过共价修饰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参与表观遗传调控。这一发现为翻译后修饰(Post-Tran
-
蛋白质-分子结合(Protein-molecule interaction)是实现生物学功能的基础过程之一,涉及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底物识别、复合物组装等核心生理活动。翻译后修饰(PTMs)通过对氨基酸残基的共价修饰,能够显著调节蛋白的空间构象、化学性质和结合能力。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PT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