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分析FAQ汇总
-
在Western Blot (WB) 实验中安排样本顺序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对照样本: 将正对照(表达目标蛋白的样本)和负对照(不表达目标蛋白的样本)放在实验的开始和结束位置,以便于结果的比较和确认。 2、重复样本: 如果实验中包括重复样本,应将重复样本并排放置,以便于结果的比较和
-
Western Blot(WB)实验中出现的条带空白且发光(通常指在成像时出现过曝光的现象)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 1、样品蛋白浓度过高: 如果加载的样品蛋白浓度过高,可能导致信号过强,造成条带处发光。解决方法是稀释样品,减少加载量。 2、一抗或二抗浓度过高: 抗体浓度过高会导致非
-
• 请问跑泛素化应该配多大浓度的胶,转膜的电流大小及时间是多少,以及PVDF膜用0.45还是0.22?
1、凝胶的浓度: 对于大多数蛋白质,使用 8-12% 的SDS-PAGE凝胶是比较常见的。如果目标蛋白较小(<20 kDa)或者非常大(>200 kDa),可能需要使用更高或更低浓度的凝胶。 2、电泳的电流和时间: 通常情况下,电泳的电流设置为常电流(constant curr
-
• 蛋白在酶切之前就分成了相隔很近的两条带,在酶切后两条带分别减少,过akta后还是会出现相隔很近的两条带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蛋白在酶切之前就分成两条相隔很近的带,并且在酶切和经过AKTA纯化后仍然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几个原因: 1.蛋白异构体: 可能存在蛋白的不同异构体或者蛋白质的不同翻译后修饰形式,如磷酸化、糖基化等。 2.蛋白部分降解: 蛋白可能在提取或处理过程中发生了部分降解,导致出现大小略有差异的多个片
-
• 过表达的带FLag标签的蛋白,可以用目标抗体检测到很强的带,但没法用标签抗体wb检测到标签。原因是什么?
在表达带有FLAG标签的蛋白时,如果可以用目标抗体检测到强烈的条带,但无法用标签抗体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检测到标签,可能有几个原因: 1.标签抗体的特异性或活性问题: 可能是Flag标签抗体的特异性或活性不足。可能是抗体本身的问题,或者抗体已经过期或在储存过程中
-
HIF-1α(缺氧诱导因子1α)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表达的转录因子,它在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蛋白质纯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确保获得高纯度和活性的蛋白。以下是一个基本的HIF-1α蛋白纯化步骤概述: 1.细胞裂解: 如果HIF-1&a
-
• 在高效液相实验中测样品时,用50%的甲醇溶解样品跟用100%的甲醇溶解样品时再上液相测量的话,测量结果有啥不一样?
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验中,使用不同浓度的溶剂(如50%的甲醇和100%的甲醇)溶解样品,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以下影响: 1、溶解性: 不同浓度的甲醇可能会影响样品的溶解度。如果样品在50%的甲醇中溶解性不好,可能会导致样品部分沉淀,这样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就无法完全检测到所有的组分。
-
• sds凝胶电泳上样时样品向上浮是什么原因啊?buffer和电泳液的浓度是配套的吗?
SDS-PAG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样品向上浮的现象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样品准备问题: 如果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油脂或是有机溶剂,这些物质的密度可能低于水,导致样品在凝胶中上浮。确保样品在加入上样缓冲液后充分混合和加热,以保证蛋白质充分变性并与S
-
• page胶跑完蛋白染考马斯亮蓝,偶尔出现空染是什么情况呢?
PAGE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使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出现空染(也就是部分区域未染色或染色较浅)的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1、蛋白质浓度过低: 如果某些泳道中的蛋白质浓度太低,可能导致这些区域染色不明显或看不到条带。 2、染色或脱色不均匀: 如果在染色或脱色过程中,凝胶未能完全浸没在
-
• 磷酸化蛋白质组在过柱富集分析等步骤后,怎么确定蛋白的磷酸化位点的?
质谱技术是确定蛋白磷酸化位点的重要工具,在磷酸化蛋白质过柱富集分析后,接下来的实验流程如下: 1、蛋白质消化 将富集的磷酸化蛋白质用特定的蛋白酶(如胰蛋白酶)消化成较小的肽段。 2、磷酸化肽段富集 使用特定的亲和层析技术(如IMAC或TiO2)来富集磷酸化的肽段。这些富集方法能够特异性地
How to o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