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蛋白质翻译后为什么要进行修饰,其修饰方式有哪些?
蛋白质在细胞内经历翻译后的修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修饰不仅确保蛋白质具有适当的构象和功能,而且也调控其在细胞内的定位和稳定性。这样的后翻译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提供了一种精细调控蛋白质功能和活性的机制,并参与控制多种生物学过程。
一、为什么蛋白质需要翻译后修饰:
1.功能多样性:
修饰增加了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使得有限的基因组能够编码一个功能上更为多样的蛋白质组。
2.稳定性和寿命:
某些修饰能够改变蛋白质的半衰期,提高其稳定性。
3.定位:
修饰可以帮助蛋白质定位到细胞的特定区域或器官。
4.活性调控:
通过修饰,蛋白质的活性可以被打开或关闭。
二、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方式:
1.磷酸化:
在蛋白质的丝氨酸、苏氨酸或赖氨酸残基上添加磷酸基团,影响蛋白质的活性、稳定性和亚细胞定位。
2.泛素化:
将小蛋白质泛素通过共价键连接到目标蛋白质上,通常标记蛋白质用于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
3.乙酰化:
在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上添加乙酰基团,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
4.甲基化:
在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上添加甲基,通常涉及转录调控和DNA修复等过程。
5.糖基化:
将糖链添加到蛋白质上,通常影响蛋白质的折叠、稳定性和分子识别等。
6.硫醇氧化还原:
形成或断裂蛋白质内部的二硫键,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