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真空离心浓缩后用0.1%甲酸水溶液复溶但仍浑浊,这样还能进质谱吗?上常规源质谱的蛋白质浓度要求多少?最多能上样多少蛋白?

    在处理蛋白质样品用于质谱分析时,出现样品浑浊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以下是针对你的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蛋白质真空离心浓缩后复溶浑浊的解决方案

    1、浑浊原因分析

    (1)蛋白质可能聚集或部分变性,导致溶解性下降。

    (2)0.1%甲酸可能不足以完全溶解某些蛋白质,尤其是疏水性或变性蛋白。

    (3)溶液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杂质。

     

    2、解决方案

    (1)提高甲酸浓度:尝试用1%甲酸进行复溶。

    (2)超声处理:短时间低功率超声,帮助蛋白质分散。

    (3)加少量有机溶剂:如50%乙腈/水+0.1%甲酸,有助于改善蛋白溶解性。

    (4)增加温度:在37°C温浴中温和孵育15–30分钟。

    (5)离心除杂:12000 g离心10分钟,取上清进行质谱分析。

    (6)酶解后进质谱:如果蛋白无法直接溶解,可进行胰蛋白酶消化后再进行质谱分析。

     

    二、是否还能进质谱?

    1、如果通过上述处理后溶液仍然浑浊,但上清中有蛋白质,仍可进行质谱分析。

    2、质谱对样品的澄清度要求不高,但杂质过多可能影响离子化效率。

    3、如果浑浊无法消除,建议取澄清上清进行分析。

     

    三、常规质谱对蛋白质浓度的要求

    1、浓度要求

    (1)常规源质谱(如LC-MS/MS):蛋白质浓度建议在0.5–1 μg/μL。

    (2)最低浓度要求:至少达到0.1 μg/μL,低于此浓度可能无法检测到有效信号。

     

    2、最多上样量

    (1)单次上样通常不超过10 μg,过量上样可能导致离子抑制效应,影响定量准确性。

    (2)推荐1–5 μg的上样量,具体取决于仪器灵敏度和样品复杂度。

     

    四、建议步骤

    1、调整复溶条件(增加甲酸浓度或有机溶剂)。

    2、超声或加热辅助溶解。

    3、离心去除不溶物,取上清。

    4、控制蛋白浓度在0.5–1 μg/μL。

    5、单次上样量控制在1–5 μg范围内。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蛋白分析

提交需求
姓名 *
联系类型 *
联系方式 *
项目描述
咨询项目 *

 

How to order?


/assets/images/icon/icon-rc2.png

客服咨询

/assets/images/icon/icon-message.png

提交需求

https://file.biotech-pack.com/static/btpk/assets/images/icon/icon-wx-2.png

https://file.biotech-pack.com/pro//bt-btpk/20241231/config/1874015350579343360-WX-20241231.jpg

联系销售人员

/assets/images/icon/icon-tag-sale.png

促销活动

/assets/images/icon/icon-retur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