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靶向非靶向脂质组学的区别是什么,具体protocol是怎样的?
靶向(Targeted)和非靶向(Untargeted)脂质组学是脂质组学研究中两种主要的策略,它们在研究目标、技术方法和数据分析上存在显著差异。
一、靶向脂质组学与非靶向脂质组学的区别
1、靶向脂质组学
(1)目标:定性定量特定已知脂质分子。
(2)特点:基于假设,关注特定靶标。
(3)技术:多采用 LC-MS/MS,使用 MRM(多反应监测) 或 SRM(选择反应监测) 进行高灵敏度定量。
(4)应用:验证已知标志物、机制研究。
2、非靶向脂质组学
(1)目标:全面分析样本中所有可检测的脂质分子。
(2)特点:无假设,探索未知脂质。
(3)技术:多采用 高分辨质谱(HRMS),如 Q-TOF-MS 或 Orbitrap-MS,结合 LC-MS 或 Shotgun Lipidomics。
(4)应用:发现新脂质标志物、探索代谢变化。
二、靶向脂质组学Protocol(示例)
1、样本准备
(1)提取特定脂质(有时使用内标)。
(2)使用Bligh-Dyer 或 Folch 法进行脂质提取。
2、色谱分离
使用反相液相色谱(RPLC) 或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
3、质谱检测
(1)使用 LC-MS/MS。
(2)采用 MRM 或 SRM 进行特异性检测和定量。
4、数据分析
使用软件(如 Skyline、LipidSearch)进行特定脂质分子的定量分析。
三、非靶向脂质组学Protocol(示例)
1、样本准备
(1)提取所有脂质组分(使用内标以校正)。
(2)使用Bligh-Dyer 或 Folch 法进行提取。
2、色谱分离
使用 RPLC 和 HILIC 进行不同极性脂质分离。
3、质谱检测
(1)使用 高分辨质谱(HRMS)(如 Q-TOF、Orbitrap)。
(2)结合 正负离子模式 扫描所有脂质分子。
4、数据分析
(1)进行峰提取、对比和鉴定(使用 LipidSearch、MS-DIAL 等)。
(2)进行统计分析(如 PCA、PLS-DA)以识别显著变化的脂质分子。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