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蛋白质包涵体情况?
蛋白质在表达过程中形成包涵体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中。解决蛋白质包涵体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优化表达条件、改进蛋白质折叠和使用复性技术等。以下是详细的应对方法:
一、优化表达条件
1、降低诱导温度:将表达温度从37°C降低至20–30°C,能够减缓蛋白质合成速率,减少错误折叠的概率。较低的温度有助于提高可溶性蛋白质的表达。
2、减少诱导剂浓度:在使用IPTG等诱导剂时,可以降低诱导剂的浓度以减少蛋白质的过量表达,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可溶性。
3、缩短诱导时间:减少诱导时间可以避免蛋白质在细胞内积累过多,从而降低形成包涵体的几率。
4、使用弱启动子:选择弱一些的启动子(如pBAD等)可以减缓蛋白质的表达速度,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率。
二、改进蛋白质折叠
1、共表达分子伴侣:分子伴侣(如GroEL/GroES、DnaK/DnaJ等)可以帮助蛋白质正确折叠,减少包涵体的形成。在质粒中加入分子伴侣的编码基因,或在表达体系中加入外源性的伴侣蛋白有助于蛋白质的溶解。
2、使用融合标签:通过融合表达可溶性标签(如GST、MBP、SUMO等)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性,这些标签有助于保持蛋白质的部分结构从而防止聚集,表达完成后可以通过酶切去除这些标签。
3、优化翻译速度:通过改变密码子来调节翻译速率,有助于降低表达时的错误折叠。尤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源蛋白质时,稀有密码子的优化可能会有所帮助。
三、复性技术
如果蛋白质已经形成了包涵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尝试将其复性:
1、去盐与去溶剂方法:首先从包涵体中提取目标蛋白,然后通过缓慢去除盐或改变溶剂条件(例如使用尿素、硫脲、或SDS等溶解剂)使蛋白质重新溶解。
2、添加折叠辅因子:在溶解过程中添加一些折叠辅因子,如金属离子、辅酶等,帮助蛋白质折叠。
3、透析折叠:使用透析法逐渐去除变性剂(如尿素或SDS)并逐步恢复蛋白的折叠结构。这需要细致控制折叠缓慢进行,以确保蛋白质恢复其天然构象。
四、改变表达系统
如果包涵体问题难以解决,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表达系统:
1、酵母表达系统:如酿酒酵母或裂殖酵母等,这些真核表达系统具有较好的蛋白质折叠环境。
2、昆虫细胞系统: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如Sf9、Sf21细胞)能够正确折叠更复杂的蛋白质。
3、哺乳动物细胞系统:当蛋白质的折叠要求非常高时,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如HEK293、CHO细胞)能提供更接近于天然环境的折叠和翻译修饰。
五、化学或物理方法的辅助
1、调节培养基的组分:增加渗透压调节剂(如山梨醇或甘油)可以帮助细胞维持较好的蛋白质折叠环境。
2、控制氧化还原环境:适当调节胞内氧化还原条件(如添加低浓度的DTT或谷胱甘肽)可以帮助蛋白质正确形成二硫键。
3、添加小分子折叠辅助剂:如精氨酸、甘氨酸、TMAO等小分子,可以帮助蛋白质在表达过程中维持稳定结构,减少包涵体形成。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