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图谱分析 vs 肽序列分析:有何不同?
-
选用特异性蛋白酶(如胰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酶切;
-
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肽段;
-
将检测到的肽段与参考序列生成的理论酶切图谱比对。
-
蛋白结构完整性验证:检测突变、缺失或修饰;
-
质量一致性评估:如生物药工艺批次间差异比对;
-
修饰位点覆盖性检查:如磷酸化、糖基化修饰前筛选。
-
数据库搜索测序:将MS/MS数据与已知蛋白数据库匹配;
-
de novo测序:无需数据库,基于谱图信息直接推断序列;
-
杂交策略:结合数据库匹配与算法建模提升覆盖率与准确度。
-
未知蛋白或新抗原识别;
-
突变位点精确定位与确认;
-
抗体轻重链定序与功能肽段解析;
-
蛋白翻译后修饰精准定位。
-
若研究目标为蛋白结构确认、批间一致性比对或翻译后修饰全景覆盖,推荐优先使用肽图谱分析;
-
若关注蛋白序列变异、结构域解析、突变检测或未知蛋白识别,则应选择肽序列分析;
-
在复杂样本中,二者可结合使用,实现从宏观覆盖到微观结构的多层次解析。
在蛋白质组学与生物药研发中,肽段分析是理解蛋白结构、功能及其变化的重要手段。肽图谱分析(Peptide Mapping)和肽序列分析(Peptide Sequencing)虽常被提及,却属于技术路径与研究目标显著不同的两类方法。本文将系统阐释二者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核心差异,帮助科研人员准确选择适配的分析策略。
一、什么是肽图谱分析?
肽图谱分析是一种结构验证技术,基于对目标蛋白进行酶切并检测其肽段构成与分布,通过LC-MS对照理论图谱进行匹配分析。该方法强调图谱的整体轮廓是否与预期一致,主要用于结构确认与质量控制。
※ 技术流程
※ 应用方向
※ 该方法关注的是肽段的覆盖率、分布模式和图谱重复性,并不追求每个肽段的精确一级结构解析。
二、什么是肽序列分析?
肽序列分析则以解析肽段中氨基酸排列顺序为核心,属于结构解析深度更高的技术路径,能实现未知肽段的定序识别。该方法依赖高质量的MS/MS碎裂谱图及精确的数据库或算法辅助解析。
※ 技术路径
※ 应用方向
※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逐条肽段的结构重建能力,对谱图质量、碎裂类型和算法参数要求较高,适用于结构探索和功能研究。
三、核心技术差异分析
四、两种方法的互补性与选择建议
尽管两者技术机制不同,但在实际项目中常呈现互补关系:
选择策略应基于样本来源(重组蛋白/天然蛋白/复杂混合物)、目标蛋白的已知程度、对结构解析的深度需求以及下游功能验证的依赖程度。
肽图谱分析与肽序列分析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承担着不同但互补的角色。前者聚焦宏观结构一致性验证,后者则深入微观序列层面的重建与解析。明确两者差异,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优化数据解读逻辑,并指导后续生物功能研究。如果您在蛋白质结构分析、抗体定序或翻译后修饰研究中需要专业支持,欢迎联系百泰派克生物科技,获取量身定制的质谱解决方案与专业技术咨询!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