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步骤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两种常用的多变量统计方法,常用于数据降维和模式识别。在执行聚类分析时,研究人员通常从数据标准化开始,以确保不同特征的尺度相似。接下来,通过计算距离矩阵来评估样本间的相似度或差异度。常用的距离计算方法有欧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选择适当的聚类算法(如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是关键的一步。随后,根据算法的特点,将样本划分为若干簇,并通过外部指标或内部指标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

     

    主成分分析步骤通常从数据的中心化和标准化开始,以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差异。随后,计算数据的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并对其进行特征值分解,提取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按解释方差的大小排序,通常只保留前几个解释方差最大的主成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数据的维度,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信息。

     

    常见问题:

     

    Q1. 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步骤中,如何选择适合的数据标准化方法?

     

    A:选择标准化方法需考虑数据的特性和分析目标。通常,零均值单位方差标准化是常用的方法,但如果数据含有显著异常值,可能需要选择稳健的标准化方法,如中位数和四分位距标准化。

     

    Q2. 主成分分析步骤中,如何确定保留多少个主成分才是合理的?

     

    A:通常通过累积方差贡献率和碎石图来确定保留的主成分数量。当累积解释方差达到70%-90%时,保留的主成分数通常被认为是合理的。此外,碎石图上的“肘部”位置也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主成分数。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主成分分析( PCA)

    差异代谢产物聚类分析

提交需求
姓名 *
联系类型 *
联系方式 *
项目描述
咨询项目 *

 

How to order?


/assets/images/icon/icon-rc2.png

客服咨询

/assets/images/icon/icon-message.png

提交需求

https://file.biotech-pack.com/static/btpk/assets/images/icon/icon-wx-2.png

https://file.biotech-pack.com/pro//bt-btpk/20241231/config/1874015350579343360-WX-20241231.jpg

联系销售人员

/assets/images/icon/icon-tag-sale.png

促销活动

/assets/images/icon/icon-retur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