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
-
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值 > 1
-
P值 < 0.05
-
Fold change(FC) > 1.5 或 < 0.67
-
精确质量数(m/z)
-
同位素分布
-
MS/MS碎片谱匹配
-
数据库比对:HMDB, METLIN, MassBank, KEGG 等
-
通路富集分析(Metabolic Pathway Enrichment):如KEGG、Reactome
-
代谢网络重建:结合转录组/蛋白组信息,构建多组学互作图谱
非靶向代谢组学是在不预先设定目标化合物的前提下,通过高分辨质谱(如 LC-MS/MS 或 GC-MS)分析生物样本中上千种代谢物,以捕捉在疾病、环境变化或药物干预等条件下的代谢扰动。非靶向代谢组学(Untargeted Metabolomics)是一种系统地分析生物样本中尽可能多代谢物的小分子组学方法。其目标是不带偏见地捕捉样本中的广泛代谢变化,从而揭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生理状态或代谢通路扰动。相比于靶向方法,非靶向代谢组学覆盖面更广,适合新型机制研究与假设生成。
一、如何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
非靶向代谢组学通常包括以下五个关键步骤:
1、样本采集与预处理
样本类型可以是血浆、尿液、组织、细胞、甚至粪便。此阶段的关键是最大限度保留代谢物原貌,防止降解或人为偏倚。
(1)前处理方法:蛋白沉淀(甲醇、乙腈)、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
(2)注意事项:避免反复冻融,采样时间点要一致,操作标准化。
2、色谱-质谱平台检测
非靶向代谢组学常用以下几种质谱平台:
(1)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适用于中性、极性代谢物,如有机酸、氨基酸等;
(2)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挥发性或需衍生化的小分子,如脂肪酸、糖类等;
(3)CE-MS(毛细管电泳-质谱):分析带电小分子;
(4)HRMS(高分辨质谱):如Orbitrap、TOF,便于代谢物结构推断与定性。
3、数据预处理
原始质谱数据需经过严格的预处理步骤,包括:
(1)峰提取(Peak Picking);
(2)峰对齐(Alignment);
(3)去噪与缺失值填补;
(4)信号归一化。
此阶段直接决定下游统计分析的可信度。
4、多变量统计分析与差异代谢物筛选
非靶向代谢组学强调模式识别和群体区分,常用方法包括:
(1)主成分分析(PCA):无监督方法,观察样本间整体分布
(2)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有监督方法,用于挖掘组间差异
(3)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
5、代谢物鉴定与通路富集分析
(1)代谢物鉴定是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最大挑战之一,通常基于:
(2)接着可进行:
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常见难点与优化建议

三、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高标准非靶向代谢组学服务平台
作为生命科学多组学服务提供商,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面拥有以下优势:
1、质谱平台先进:搭载Thermo Orbitrap Exploris 240,覆盖更广代谢物谱系;
2、标准化流程:从样本处理到数据分析,严格质控;
3、定制化服务:可结合蛋白组、转录组开展多组学整合;
4、科研合作经验丰富:已服务超过300家高校及生物医药企业。
非靶向代谢组学能从全局角度揭示生物过程中的代谢变化。成功实施该技术不仅依赖先进的质谱平台,更需要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与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若您计划开展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欢迎咨询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我们将为您的科研项目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技术支持。
How to o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