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PRM定量蛋白质组学,实现高灵敏度低丰度蛋白检测
在疾病早筛、生物标志物验证及药物靶点发现等研究中,低丰度蛋白的精准检测一直是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核心挑战。并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 PRM)技术,凭借其出色的定量准确性和特异性,正在成为靶向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流策略。通过系统优化PRM策略,科学家们正不断突破检测灵敏度的极限,推动低丰度蛋白的高质量定量分析。
一、PRM技术原理
PRM是一种基于高分辨率质谱(如Orbitrap)平台的靶向定量方法,与多反应监测(MRM)相比,其无需预先选择碎片离子,可同时监测目标肽段的所有产物离子,极大提升了定量的特异性与通量。
二、PRM的核心优势
→ 高选择性:借助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质谱平台,有效区分同分异构体或背景干扰信号;
→ 高通量兼容性:支持多靶点并行监测,适用于复杂样本的多标志物分析;
→ 简化方法开发:不同于MRM需优化多个过渡离子,PRM方法建立更为高效、稳定。
然而,在应用PRM检测低丰度蛋白时,依旧面临诸如信号弱、离子抑制效应、肽段选择不当等诸多技术难题。
优化策略一:前处理流程精细化,提升靶肽富集效率
低丰度蛋白常常埋藏在高丰度背景(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中,前处理效率直接决定其能否被成功捕获。当前,提升样本准备环节的富集效果,已成为优化PRM定量的关键前提。
※ 常见优化手段包括:
→ 高丰度蛋白去除(HAP depletion):采用免疫亲和柱或磁珠法选择性去除血清/血浆中的高丰度成分;
→ 目标蛋白富集技术:如免疫沉淀(IP)、亲和捕获或磁珠结合肽段选择技术(SISCAPA);
→ 微量样本预处理平台:利用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平台减少样本损耗,提升靶标回收率。
优化策略二:肽段筛选与标准品设计的科学性
PRM定量依赖于对特异性肽段的精准识别与监测。若靶肽在酶切效率、离子化能力或保留时间等方面表现欠佳,容易导致定量偏差。
※ 优化肽段选择的原则包括:
→ 肽段应唯一对应目标蛋白,无同源性干扰;
→ 应避免含有修饰位点、易氧化的氨基酸(如Met、Cys);
→ 应具备良好的MS响应、稳定的保留时间和酶切效率。
此外,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肽段(SIS peptides)作为内标,可显著提升定量准确性,尤其是在复杂背景下的低丰度蛋白分析中发挥作用。
优化策略三:质谱参数调优与仪器平台选择
质谱参数设置是决定PRM灵敏度的“最后一公里”。合理优化采集窗口、碰撞能量(CE)和离子积累时间(IT),有助于强化目标信号、抑制背景干扰。
※ 常见优化方向包括:
→ 采集窗口精细化:缩短或错开监测窗口,避免信号重叠;
→ 增强离子聚集时间:适度延长IT以增强信号,但需平衡采样周期;
→ 多级筛选精度调节:在Orbitrap平台上调节分辨率与扫描速度的权衡,提升数据质量。
优化策略四:数据分析算法赋能,精准挖掘低信号
对于低丰度信号的提取与判别,传统分析软件易受干扰峰影响而产生假阳性或漏报。借助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算法的新一代数据处理平台,正在为PRM数据赋予更强的灵敏度与可重复性。
※ 例如:
→ Skyline软件支持自定义靶点、校准线绘制及多批次对比;
→ DIA-NN、Spectronaut等AI工具提升背景建模能力,优化信噪比;
→ 多指标数据整合:将肽段丰度、保留时间稳定性与多肽冗余信息综合打分,提升定量置信度。
PRM定量蛋白质组学正在成为精确医学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样本准备、肽段设计、质谱采集及数据处理等环节的系统优化,科学家正不断拓展低丰度蛋白的检测边界。百泰派克生物科技致力于为科研客户提供高灵敏、高准确、高重现性的PRM定量解决方案。无论是早期标志物验证,还是靶向蛋白通量监测,我们都能提供从项目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欢迎联系百泰派克,获取定制化靶向蛋白质组学项目方案,让精准定量更进一步!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