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LC-MS/MS进行泛素化蛋白质定量
泛素化(ubiquitination)是细胞调控中的关键蛋白修饰方式,涵盖蛋白质降解、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和DNA 损伤响应等多种重要生理过程。然而,如何在复杂体系中精确、灵敏地定量泛素化蛋白质,仍然挑战巨大。使用 LC‑MS/MS(液相串联质谱)进行泛素化蛋白质定量,已成为研究该类修饰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高分辨率质谱检测特异性修饰肽段,配合 TMT 多重标记策略和智能数据分析流程,科学家们可以系统性揭示泛素链类型、定位修饰位点,并定量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变化,为泛素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一、LC‑MS/MS 进行泛素化蛋白质定量优势
1、高灵敏度与特异性
LC‑MS/MS 能在低至 amol–fmol 级别检测并定量带有泛素或异构泛素链的肽段,尤其借助高分辨质谱(如 Orbitrap 及 Q‑Exactive),可实现 <1 ppm 质量精度,保证泛素化位点鉴定的可靠性。
2、高通量定量能力
质谱底层支持 TMT(Tandem Mass Tags)或 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by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等多重定量策略,可在一次实验中完成多达 10–16 个样品的并行分析,大幅提升研究效率。
3、定性与定位双重保障
MS/MS 级质谱使得特定泛素化残基(如 Lys48、Lys63)的精确定位成为可能,并结合光谱和肽段特异性,有效避开重叠峰和背景干扰,确保结果可信度高。
二、实验流程 Overview of Experimental Workflow
以下以典型的 TMT 标记策略为例,阐述 LC‑MS/MS 在泛素化定量研究中的标准实验流程。
1、蛋白提取与预处理
(1)样本类型:细胞、组织或体液,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方案;
(2)裂解缓冲液:使用含 1% NP‑40 或 SDS 的缓冲液,配合蛋白酶抑制剂(如 PMSF、leupeptin)、泛素链保护剂(如 N‑ethylmaleimide)来维持泛素化状态;
(3)浓度测定:BCA 或 Bradford 法测定蛋白浓度,确保下游定量准确性。
2、泛素化肽段富集
(1)使用链特异性抗体(如抗-K-ε-GG)结合磁珠富集泛素化肽段;
(2)优化洗脱条件(pH、盐浓度)保留修饰肽同时去除非特异背景。
3、蛋白质酶解 & TMT 标记
(1)蛋白酶解:加入胰蛋白酶(Trypsin)在 37 °C 消化 4–16 小时;
(2)TMT 标记:消化后使用 TMT10/16plex 试剂,按通量要求设置对照 vs 处理组;
(3)标记后合并样本,减少批次效应。
4、多维色谱分离
(1)高 pH RPLC 或 HILIC 预分离提升复杂性;
(2)低 pH nano‑LC 上样至 MS 进行高灵敏质谱分析。
5、LC‑MS/MS 分析
(1)采用 Thermo Fisher Orbitrap Fusion 或 Q Exactive 系列;
(2)建议设置 DDA(数据依赖采集)模式,MS1 分辨率 ≥ 120,000;MS2 分辨率 ≥ 30,000,collision energy 优化为 HCD 30‑35%;
(3)Top‑10 或 Top‑20 多肽 MS2 采集方式,提高泛素肽捕获概率。
6、数据处理与定量分析
(1)使用 Proteome Discoverer、MaxQuant、Spectronaut 等软件;
(2)鉴定泛素化位点(Gly‑Gly 修饰,+114.0429 Da)并筛选 FDR ≤ 1%;
(3)定量 TMT 信号做归一化、批次校正;
(4)结合生信工具(如 Perseus、Cytoscape)进行功能富集和网络分析。
三、泛素化蛋白质定量关键技术挑战及应对策略
1、泛素化肽丰度低
(1)挑战:修饰仅占极小比例,易被非修饰背景淹没;
(2)策略:多次富集(2–3 轮)+多维预分离提高修饰肽相对含量;增加数据采集深度。
2、泛素链类型复杂
(1)挑战:不同链类型(K48, K63, M1 等)修饰功能不同但难区分;
(2)策略:可采用链特异性抗体或 UB-AQUA 标准肽定量策略明确链型组成。
3、数据重复性与定量偏差
(1)挑战:质谱检测中技术波动及样本间差异易导致数据重复性不足;
(2)策略:使用内部或外部标准(如 PRTC 肽段、iRT 肽段)校正实验偏差;针对 Ratio-Compression 问题,可通过提高 MS2 分辨率及优化 RI(Reporter Ion)通道设计加以缓解。
四、泛素化蛋白质定量实验设计建议与注意事项
1、样本批次控制:联合 TMT 通道设计对照 + 实验组样本;
2、重复策略:每个 TMT 实验应至少三份技术重复,并辅以 ≥ 3 份生物重复,提高统计功效;
3、软件与统计方法选择:Proteome Discoverer + Percolator/FDR 控制建议;
4、泛素链识别控制:选择抗体前需验证亲和性与特异性,建议购自经过验证的商业供应商。
LC‑MS/MS 技术在泛素化蛋白质定量中的应用已深入科研前沿。通过 TMT 标记、泛素肽富集、多维色谱与高分辨 MS/MS 相结合,可以在系统水平上揭示复杂泛素调控机制。百泰派克生物科技融合自主优化的 LC‑MS/MS 技术平台与专业服务团队,助力科研机构和企业实现高质量泛素定量分析,推进靶点发现、药物研发与机制研究。若您正在设计泛素化研究方案或对泛素定量数据结果深度剖析有需求,欢迎联系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我们可提供从实验设计到生信分析的一站式支持。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