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泛素化蛋白组学技术原理解析
-
精准鉴定泛素化位点(>10,000 sites)
-
定量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泛素化动态变化
-
支持多种样本类型(细胞、组织、动物模型)
-
提供功能注释、通路富集与PPI网络构建等分析服务
定量泛素化蛋白组学是一种结合高分辨质谱与蛋白质修饰富集手段,用于系统性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位点、修饰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前沿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识别和定量蛋白质上的泛素化修饰,揭示其在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降解、DNA修复等过程中的调控机制。通过抗双甘氨酸抗体富集、稳定同位素标记(如TMT、SILAC)以及高分辨质谱分析等手段,科研人员能够深入解析泛素化的动态变化和功能网络,为疾病机制研究与靶点发现提供有力工具。
一、什么是泛素化蛋白组学?
泛素化(ubiquitination)是指泛素蛋白通过酶促级联反应(E1/E2/E3)共价连接到目标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调控其稳定性、定位、活性或相互作用。泛素化的失调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为了系统分析这种修饰的发生机制与功能,为了系统分析这种修饰的发生机制与功能,科研人员发展了定量泛素化蛋白组学这一系统性研究平台。
二、定量泛素化蛋白组学核心技术原理
1、泛素化修饰的特异性富集
泛素化后,目标蛋白被连接一个76个氨基酸组成的泛素分子,进一步可能形成多泛素链。在样本胰蛋白酶消化后,泛素与底物之间的连接处会残留一个双甘氨酸(diGly)修饰肽段。目前主流的富集方法如下:
(1)抗diGly抗体富集:利用商业化的anti-K-ε-GG抗体选择性识别带有双甘氨酸残基的赖氨酸肽段,是最常用的泛素化位点富集策略。
(2)免疫沉淀+质谱分析:通过抗体富集特定泛素化蛋白,然后使用LC-MS/MS进行鉴定。
2、定量策略
为了比较不同条件下泛素化水平的变化,研究人员通常结合以下定量方法:
(1)TMT/iTRAQ标记:基于同位素化学标签的多肽定量方法,可同时比较多组样本的泛素化差异。
(2)Label-free定量:基于MS信号强度或峰面积进行非标记定量,适合高通量样本。
(3)SILAC(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细胞培养中引入标记氨基酸,实现蛋白质水平的相对定量。
3、高分辨质谱分析
使用高分辨率质谱(如Orbitrap或Q Exactive)进行MS/MS扫描,对富集的泛素化肽段进行序列鉴定和相对/绝对定量。常用软件如MaxQuant、Proteome Discoverer配合UniProt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和修饰位点定位。
三、技术优势与挑战
1、优势
① 高通量覆盖泛素化位点:一次实验可覆盖上千个泛素化位点
② 动态变化分析:可比较药物处理、基因敲除等条件下的泛素化变化
③ 整合系统生物学分析:结合通路富集、网络分析揭示泛素化调控机制
2、挑战
① 修饰丰度低、难以检测:需依赖高效富集策略提高检测灵敏度
② 样本复杂性高:需优化分离与LC条件以减少背景干扰
③ 定量误差累积:需精确控制实验重复性与数据归一化流程
四、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的定量泛素化蛋白组学解决方案
在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我们整合了高灵敏抗diGly富集系统、稳定高效的TMT定量流程、以及高分辨Orbitrap质谱平台,可提供从实验设计、样本处理、质谱采集到生物信息分析的一站式定量泛素化蛋白组学服务。我们的服务优势包括:
定量泛素化蛋白组学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稳态调控、蛋白降解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质谱灵敏度的提高与生物信息算法的优化,该技术在疾病机制研究、靶点发现及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将持续推动泛素化组学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与临床转化,为生命科学研究注入新动能。如您希望深入了解定量泛素化蛋白组学技术或获取定制化服务方案,欢迎联系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专业团队,我们将为您的科研探索保驾护航。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