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化蛋白组学在生物学与医学中的应用
-
一站式平台:从样本到数据解读全面支持。
-
高覆盖率:Orbitrap + 高效富集,识别 >12,000 位点。
-
定制方案:面向肿瘤、神经、免疫多方向优化工作流。
-
权威报告:符合 MIAPE,支持数据库提交和发表需求。
泛素化(Ubiquitination)是一种高度保守且动态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通过泛素分子共价附着于底物蛋白上,调控其降解、定位、活性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泛素修饰不仅维持细胞稳态,还广泛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 损伤修复、信号转导、代谢调节和免疫应答等生命过程。随着质谱技术和特异性富集策略的快速发展,泛素化蛋白组学(Ubiquitinomics)得以系统、全面地描绘细胞或组织中泛素修饰蛋白的全景图谱,成为理解细胞命运决定与疾病机制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特别是在生物学与医学研究中,泛素化蛋白组学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早筛标志物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探索、免疫治疗靶点挖掘等多个热点方向,为精准医学和新药开发提供了深层信息支持。
一、泛素化蛋白组学相关定义
1、什么是泛素化?
泛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通过三级酶级联(E1–E2–E3)作用,连接至靶蛋白赖氨酸(K)或 N 端氨基(M1)。链类型多样,包括 K48、K63、M1 等,不同链型决定了功能差异,例如:K48 链常介导蛋白降解,K63 链则调控信号通路或 DNA 损伤修复。
2、泛素组学的质谱技术进展
(1)抗体富集策略:使用针对“抗二甘氨酸残基(di-Gly)”的抗体,捕获泛素化残基肽段;
(2)高分辨质谱平台:如 Orbitrap Fusion Lumos,可覆盖泛素化位点高至 10,000+;
(3)标记定量方法:如 TMT(Tandem Mass Tags);
(4)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 (DIA) 提升重现性和覆盖率。
二、泛素化蛋白组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核心应用
1、细胞周期与增殖调控|Cell Cycle and Proliferation
(1)Cyclin E 的 K48 链泛素化调控其在 G1/S 期的降解
(2)CUL3 作为 E3 连接酶对 Cyclin 的调节机制已通过泛素组确证
(3)该机制异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2、DNA 损伤修复与基因组稳定性|DNA Damage Response (DDR)
(1)PCNA 的 K63 链泛素化促进聚合酶替换
(2)泛素谱可揭示 DDR 反应中时间依赖性修饰模式
(3)结合 UV 或化疗药刺激,识别 DNA 修复靶点
3、信号转导与免疫响应|Signal Transduction & Immunity
(1)NF-κB 激活路径依赖 K63 链泛素化事件
(2)RIG-I 介导的先天免疫激活也涉及泛素调控网络
(3)泛素组结合交互组技术可识别复合物泛素修饰位点
三、泛素化蛋白组学转化医学视角:疾病中的泛素化调控机制|Signal Transduction & Immunity
1、癌症相关泛素化机制|Ubiquitinomics in Cancer
(1)UBR5 上调促进 DNA 修复泛素化
(2)泛素组助力新标志物如 K48 泛素链识别
(3)预测 PARP 抑制剂或免疫药物响应性
2、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1)Parkin 失活引起线粒体自噬障碍
(2)泛素谱反映 Parkin 依赖性泛素聚簇变化
(3)可作为病情进展早期监测指标
3、自身免疫与代谢综合征|Autoimmune & Metabolic Disorders
(1)A20 抑制风湿性关节炎泛素事件
(2)IRS1 泛素化调控胰岛素通路
(3)高脂饮食增强 K48 泛素化引起胰岛素抵抗。 泛素组提供新的代谢干预靶点识别策略
四、泛素化蛋白组学研究新方向与前沿技术
1、泛素-磷酸组联合分析
(1)信号路径中 PTM 协同效应显著
(2)同一样本中并行质谱识别实现信号解构
2、单细胞泛素组|Single‑Cell Ubiquitinomics
(1)利用高灵敏质谱实现单细胞泛素谱描绘
(2)用于分析肿瘤异质性与免疫状态
3、生物信息学与 AI 协同分析
(1)机器学习预测泛素位点
(2)重构泛素修饰网络图谱
五、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泛素化蛋白组学的技术优势
泛素化蛋白组学已成为解读细胞机制、疾病发展与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手段。未来,泛素组与磷酸组整合、单细胞泛素谱及 AI 辅助解析将进一步提升数据精度和临床相关性。百泰派克生物科技致力于打造更高维度、更高深度的泛素组技术平台,为基础研究与精准医疗提供关键支持。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