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质谱技术实现高精度磷酸化蛋白定量?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常见也最关键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广泛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增殖、分化及凋亡等生物过程。然而,磷酸化位点通常具有丰度低、动态范围广、易受酶降解等特性,给其高通量、定量分析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通过质谱技术实现高精度磷酸化蛋白定量?作为当前研究磷酸化蛋白的核心工具,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凭借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的特点,正在逐步突破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为深入理解细胞信号调控机制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高精度磷酸化蛋白定量前处理策略:从复杂样本中富集磷酸化肽段
1、IMAC 与 TiO₂ 富集技术
由于磷酸化肽在整体蛋白质中的比例极低,富集步骤对于后续质谱分析至关重要。金属离子亲和层析(IMAC)与金属氧化物富集(如TiO₂)是当前最主流的方法:
(1)IMAC 依赖于Fe³⁺或Ga³⁺与磷酸基团之间的亲和力,适用于整体磷酸化肽的富集;
(2)TiO₂ 对单磷酸化肽表现出更高亲和力,适合精细磷酸化位点分析。
二、高精度磷酸化蛋白定量定量策略:标签法 vs 无标签法
1、同位素标记法(TMT/iTRAQ)
同位素标记定量,如 TMT(Tandem Mass Tag) 和 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可实现多个样本同时分析,优势包括:
(1)多重并行定量(6-plex至18-plex);
(2)抗技术误差能力强;
(3)特别适合比较多个处理组之间的磷酸化变化。
2、无标记定量(Label-Free Quantification)
在样本数量大或处理组多的情境下,无标记定量因操作简便和成本低被广泛使用。结合高分辨率质谱仪(如Orbitrap)和精准的保留时间校正算法,无标签方法同样可以实现可靠的磷酸化肽定量。
三、高精度磷酸化蛋白定量质谱仪选择:高分辨率与高灵敏度缺一不可
1、Orbitrap与TripleTOF技术对比
(1)Orbitrap 系统以其卓越的质量分辨率与定量重现性,适合高覆盖率的磷酸化组学研究;
(2)TripleTOF 系统则在SWATH等数据独立采集(DIA)模式下,具备更快的采集速度与更低的丢失率。
四、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位点”走向“功能网络”
1、核心分析内容包括:
(1)磷酸化位点定位与可信度评估(PhosphoRS、Ascore等工具);
(2)上游激酶预测与通路富集分析(Kinase-Substrate Network, KEGG, Reactome);
(3)动态变化趋势可视化(热图、时间序列聚类)等。
随着质谱技术与样本处理策略的不断优化,高精度磷酸化蛋白定量已不再是“黑箱操作”,而成为可控、可重现、可拓展的科学手段。在百泰派克,我们致力于为科研客户提供高灵敏、高特异的磷酸化蛋白组学解决方案,推动信号通路研究迈向更高维度。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为广大客户提供业务词服务。我们的“一站式”服务能为您节省时间和精力,帮助您更高效地开展相关研究。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