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反应监测(MRM)在蛋白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对于理解生物过程、发现疾病标志物及开发新型疗法具有重要意义。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作为基于质谱技术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定量方法,已成为目标蛋白质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一、多反应监测(MRM)技术概述
1、什么是多反应监测(MRM)?
MRM是一种利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Triple Quadrupole MS)进行特定离子对(母离子→子离子)监测的质谱扫描模式。通过设定特定的离子转化路径,MRM可以在复杂生物样品中选择性地检测目标肽段,实现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定量分析。
2、MRM的工作原理简述
MRM模式通常涉及三步筛选过程:第一四极杆(Q1)筛选目标母离子,碰撞池(q2)诱导母离子碎裂,第二四极杆(Q3)筛选特定的子离子。只有符合预设质量-质量对(mass transition)的离子才被记录,大幅度降低了背景噪音,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定量准确性。
二、多反应监测(MRM)在蛋白质定量分析中的优势
1、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
通过选择性监测特定的离子转化路径,MRM能够有效区分目标肽段与其他背景分子,实现亚飞摩尔(attomole)级别的检测限。这一特性使其尤其适合分析低丰度蛋白质和复杂生物基质样本。
2、广泛的动态范围
MRM可实现4~5个数量级的动态检测范围,覆盖从高丰度到低丰度蛋白质的定量需求,特别适用于血浆、组织提取物等复杂样品中多靶点分析。
3、高重复性和定量准确性
得益于稳定的离子监测模式和内源性/外源性标准的引入,MRM在多批次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且具备绝对定量的潜力,为生物标志物验证和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多反应监测(MRM)在不同蛋白质定量应用中的实践
1、靶向蛋白质组学研究
在探索疾病机制、药物反应及信号通路调控过程中,科研人员常常需要验证筛选出的候选蛋白质。MRM技术因其高通量、定量精确的特点,已成为验证阶段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MRM可以对几十至上百个候选蛋白质进行同步定量,极大加快了候选分子的验证速度。
2、临床生物标志物验证
相比Discovery Proteomics,MRM提供了更具临床可转化潜力的定量数据。在心血管疾病、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标志物开发中,MRM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队列样本的验证阶段,如精确定量血浆中的低丰度蛋白质(如细胞因子、炎症因子)。
3、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理解药物与靶点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MRM可用于监测药物处理前后靶蛋白水平的变化,帮助解析药效机制及耐药性发展过程。例如,通过MRM定量药物暴露后细胞系中特定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可直观反映药物的作用效果。
4、多重靶点同步检测
MRM能够同时监测多个靶蛋白,且无需依赖抗体资源,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数据通量。近年来,基于MRM的多靶点蛋白定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多发病种的综合诊断与生物标志物面板的开发。
四、如何优化MRM蛋白质定量实验设计?
1、合理选择目标肽段(Surrogate Peptides)
选择具有代表性、稳定性好、无修饰且易离子化的肽段是成功进行MRM定量的前提。通常,每个目标蛋白需要筛选2~3个高质量的代表肽段以确保数据可靠性。
2、优化离子对选择与参数设置
每个肽段应至少选择2~3个高响应、低背景的子离子进行监测(即transition),同时优化碰撞能量(Collision Energy)等质谱参数,以获得最佳的信噪比。
3、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
引入稳定同位素标记肽(SIS peptides)作为内标,能够有效纠正样本处理、离子化效率及仪器波动等引入的误差,从而实现更为准确的绝对定量。
4、规范化样品前处理流程
样品制备的标准化直接影响MRM定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统一的蛋白质提取、酶解、纯化和浓缩步骤,结合质量控制样品(QC sample)的引入,是确保实验可靠性的关键。
随着蛋白质定量分析日益精细化和高通量化,多反应监测(MRM)以其卓越的特异性、灵敏度与稳定性,成为科研人员与生物医药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利器。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不断优化质谱平台与定量方法学开发,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定量蛋白组分析服务,助力科学发现与临床应用的每一步。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