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的常用技术与应用场景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蛋白质并非合成完毕即具备完整功能。许多蛋白需经历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过程,以调控其结构稳定性、亚细胞定位、分子相互作用乃至生物活性。蛋白翻译后修饰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广泛应用于疾病机制探索、药物靶点验证、生物标志物发现等多个方向。

     

    一、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挑战

    蛋白翻译后修饰种类繁多,迄今已鉴定出400多种不同的修饰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糖基化、甲基化、硝基化等。这些修饰往往是瞬时且动态发生的,且修饰位点通常只占蛋白质极少比例,加之与蛋白丰度无关,使得PTM研究面临如下技术挑战:

    • 修饰位点丰度低,需具备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 不同类型修饰化学性质差异大,需采用针对性的富集策略;

    • 修饰信息复杂,依赖高分辨率和精确解析的质谱分析平台。

     

    二、常用技术手段解析

    1、高分辨率质谱分析(HR-MS)

    高分辨率质谱是PTM研究的核心工具。通过LC-MS/MS联用技术,研究人员可在肽段水平实现修饰位点的精确鉴定和定量。常用的质谱平台包括Orbitrap、TOF和FT-ICR等,具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精度,适用于检测微量修饰肽段。此外,质谱数据库搜索引擎(如MaxQuant、Proteome Discoverer、MSFragger)支持设置多种修饰类型的变量修饰搜索,使得未知修饰也有机会被识别。

     

    2、修饰肽段富集策略

    由于翻译后修饰常发生于低丰度蛋白或少量位点,直接上机检测往往信噪比较低,难以覆盖目标信息。富集技术是PTM研究前处理不可或缺的一步:

    • 磷酸化:采用IMAC(金属离子亲和层析)、TiO₂(氧化钛)、ZrO₂等材料选择性富集磷酸肽。

    • 乙酰化与甲基化:多使用抗体亲和纯化(IP)策略对特定位点进行富集。

    • 泛素化:鉴于泛素化后会在蛋白水解中留下特征性“GG”标签,通常结合抗“diglycine remnant”抗体富集。

    • 糖基化:使用凝集素亲和富集(Lectin Enrichment)或HILIC液相层析手段捕获糖肽。

     

    3、同位素标记定量方法

    为了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修饰水平差异,定量手段显得尤为重要。PTM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策略包括:

    • TMT/iTRAQ等标记型方法:利用异重同分异构体化学标记不同样本,合并后上机,可实现多样本并行比较;

    • SILAC代谢标记:通过细胞培养中添加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使样本在合成阶段即实现标记;

    • Label-free非标记法:依赖质谱响应强度的直接比较,对仪器稳定性要求高但样本通量更灵活。

     

    4、抗体结合与免疫检测

    除质谱外,部分翻译后修饰可通过特异性抗体进行验证,如Western blot、ELISA或免疫组化(IHC)等。这些方法尤其适用于靶向研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直观性,常用于机制验证阶段。

     

    三、主要应用场景

    1、信号转导路径解析

    PTMs在细胞信号转导中扮演枢纽角色,尤其是磷酸化和泛素化在调控激酶级联、蛋白降解通路中具有核心地位。研究蛋白修饰动态变化有助于揭示受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调控等信号事件的分子机制。

     

    2、肿瘤与疾病机制研究

    异常的翻译后修饰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例如,肿瘤细胞中某些激酶活性增强会引起异常磷酸化,导致细胞周期失控;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紊乱亦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因素。通过PTM组学揭示这些异常修饰模式,有助于理解疾病发生发展。

     

    3、药物靶点与机制验证

    许多小分子药物的靶点本身即是被翻译后修饰调控的蛋白。分析治疗前后蛋白修饰状态的改变,有助于评估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下游效应。

     

    4、生物标志物发现

    与蛋白表达相比,蛋白修饰具有更高的功能特异性和动态响应特征,因此在生物标志物筛选中具有独特优势。研究中常通过大规模PTM组学分析,从上千个修饰位点中寻找与疾病进程高度相关的变化趋势,从而为临床早筛或预后判断提供候选指标。

     

    5、表观遗传调控研究

    组蛋白的乙酰化、甲基化等修饰参与染色质开放状态和转录激活,构成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这些修饰在不同发育阶段或疾病状态下的分布差异,有助于揭示基因表达调控网络。

     

    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未来将继续在系统生物学、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等方向发挥关键作用。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进步、修饰数据库的持续完善、算法工具的智能化发展,PTM研究正迈向更高的深度与分辨率。在蛋白质组学与翻译后修饰研究中,技术可靠性与数据可解释性始终是科研效率的核心保障。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专注于高分辨率质谱平台与定制化多组学解决方案,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稳定、高通量、精准的翻译后修饰蛋白组分析服务,助力每一个科学假设的高效验证与成果转化。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翻译后修饰蛋白组分析

提交需求
姓名 *
联系类型 *
联系方式 *
项目描述
咨询项目 *

 

How to order?


/assets/images/icon/icon-rc2.png

客服咨询

/assets/images/icon/icon-message.png

提交需求

https://file.biotech-pack.com/static/btpk/assets/images/icon/icon-wx-2.png

https://file.biotech-pack.com/pro//bt-btpk/20241231/config/1874015350579343360-WX-20241231.jpg

联系销售人员

/assets/images/icon/icon-tag-sale.png

促销活动

/assets/images/icon/icon-retur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