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光谱 vs FTIR:哪种技术更适合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而二级结构是蛋白质结构层级中的关键环节。螺旋、折叠、无规卷曲等结构变化,常常伴随着蛋白质功能的转变,甚至失活。因此,精准解析蛋白质二级结构,不仅对于基础研究至关重要,也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生物制剂稳定性评估以及结构功能关系研究等领域。目前,圆二色谱(CD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最常用于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的两种光谱技术。它们各具优势,也各有局限。那么,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你的研究需求?

     

    一、CD光谱:快速、灵敏,但依赖于样本纯度

    1、原理与优势

    CD光谱利用圆偏振光与手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蛋白质的构象。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结构在190–250 nm波长范围内表现出特征性CD信号,因此通过拟合参考光谱库,可快速估算各类二级结构的比例。CD光谱尤其适用于以下场景:

    • 动态监测蛋白质在不同pH、温度或溶剂条件下的构象变化

    • 对于单一构象蛋白,获取清晰的二级结构分布

    • 可在较低样品浓度下进行测定(通常为0.1–1 mg/mL)

     

    2、局限性

    尽管CD光谱灵敏度高,但也对样品质量要求严格,尤其对杂质、缓冲液吸收和非蛋白质背景干扰较为敏感。此外,CD谱图的解释依赖于参考数据库拟合算法,难以用于混合构象或高复杂度样品的精确解读。

     

    二、FTIR:稳定性强、适用性广,但分辨率有限

    1、原理与优势

    FTIR通过检测分子振动吸收,尤其是酰胺I带(约1600–1700 cm⁻¹)的吸收峰,来推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这一区间对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的振动模式高度敏感。FTIR具有以下优点:

    • 能够分析固态、液态甚至冻干蛋白质样品

    • 对缓冲液成分不敏感,适用于复杂基质

    • 适合高浓度样品,尤其适用于药物制剂中的结构评估

    • 与温度控制配合,可用于热稳定性研究

     

    2、局限性

    尽管FTIR适用范围广,但其二级结构定量精度相对较低,且在多组分重叠峰区域,结构分辨率受限。此外,水对酰胺I区的吸收干扰需通过专门方法(如差谱技术)加以校正。

     

    三、CD光谱 vs FTIR:如何选择?

     

    protein-circular-dichroism-analysis-zh3-1

     

    四、实践建议:以目标为导向,选用或联合技术

    在蛋白质二级结构研究中,并不存在“最优技术”,只有“最合适方法”。如果研究目标是快速筛查构象变化,CD光谱无疑是优选;若需要在复杂背景或高浓度样品中评估结构稳定性,则FTIR更具优势。值得强调的是,两者并非对立,而是互补 —— 许多研究也采用CD与FTIR联合策略,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构信息。

     

    在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实践中,实验设计、样品处理、谱图解析等每一步都对数据质量至关重要。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依托先进的质谱平台,提供蛋白质圆二色谱分析服务。我们的技术团队能够根据客户研究目标定制最优实验方案,助力科研与开发高效推进。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蛋白质圆二色谱分析

提交需求
姓名 *
联系类型 *
联系方式 *
项目描述
咨询项目 *

 

How to order?


/assets/images/icon/icon-rc2.png

客服咨询

/assets/images/icon/icon-message.png

提交需求

https://file.biotech-pack.com/static/btpk/assets/images/icon/icon-wx-2.png

https://file.biotech-pack.com/pro//bt-btpk/20241231/config/1874015350579343360-WX-20241231.jpg

联系销售人员

/assets/images/icon/icon-tag-sale.png

促销活动

/assets/images/icon/icon-retur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