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研究中的磷酸化蛋白组分析

    蛋白质磷酸化作为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在调控细胞周期、凋亡、代谢重编程和肿瘤转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磷酸化蛋白组进行系统性研究,能够帮助科学家捕捉癌细胞中异常激酶活性和信号通路重构的全貌。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主要发生在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yr)残基上,由激酶催化加磷、磷酸酶移除。该过程具有高度动态性,能快速响应细胞内外信号。在癌症中,许多致癌驱动基因编码的正是激酶类蛋白。因此,磷酸化蛋白组分析被广泛用于鉴定激酶活性状态,构建信号通路网络图谱,发现潜在靶点或耐药机制之中。

     

    一、实验流程:从样本到数据的全流程优化

    高质量的磷酸化蛋白组数据依赖多个关键步骤的精细控制。

    1、样本制备:磷酸化修饰的保护和保留

    磷酸化修饰在细胞裂解和酶切过程中极易被磷酸酶去除。因此,需在裂解液中添加高效磷酸酶抑制剂,并快速操作以保持天然磷酸化状态。对于组织样本,还需进行充分匀浆与脱脂处理。

     

    2、 富集策略:提升低丰度磷酸肽检测效率

    由于磷酸化肽在蛋白组中占比极低,富集步骤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富集方法包括:

    (1)TiO₂或Fe-NTA材料富集Ser/Thr磷酸肽;

    (2)免疫亲和法靶向Tyr磷酸肽;

    (3)串联富集策略(SIMAC)用于分离多磷酸肽。

     

    3、LC-MS/MS分析:质谱平台的选择影响数据深度

    Orbitrap Exploris、Fusion Lumos等高分辨率质谱仪能实现更广泛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定量精度。结合DIA(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模式,还可捕获更多低丰度磷酸肽。

     

    二、数据分析与生物学解读:挖掘背后的调控逻辑

    磷酸化蛋白组的研究价值,最终体现在对信号通路变化的深度理解上。通过下游数据分析,可实现:

    1、激酶-底物预测

    结合工具如Kinase-Substrate Enrichment Analysis (KSEA),可推断上游激酶的活性变化,帮助识别潜在靶向药物的候选酶类。

     

    2、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利用Reactome、KEGG或PhosphoSitePlus数据库,可将磷酸化蛋白归入相关通路,识别癌症特异性信号模式,如:

    (1)DNA修复通路激活;

    (2)EMT(上皮-间质转化)驱动;

    (3)细胞周期检查点抑制等。

     

    3、联合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分析

    多组学整合有助于验证磷酸化事件是否转化为功能表型。例如,AKT活化导致下游代谢酶磷酸化,从而推动肿瘤糖酵解增强。

     

    三、应用场景: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转化

    磷酸化蛋白组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正从基础研究向临床领域拓展:

    1、靶点发现:基于磷酸化谱筛选特异性激酶抑制剂。

    2、耐药机制研究:揭示靶向治疗后信号通路的补偿性激活。

    3、生物标志物开发:构建磷酸化位点作为预后/诊断标志物。

    4、个性化治疗设计:基于患者肿瘤组织的磷酸化图谱进行药物推荐。

     

    癌症的本质是一场信号失控的战争,而磷酸化蛋白组技术正是理解并干预这场战争的有力武器。通过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磷酸化分析,科学家得以绘制癌症信号通路的动态全景图,为靶向治疗和个体化医疗提供坚实数据基础。百泰派克生物科技致力于将最新质谱技术与专业科研服务结合,赋能癌症研究,推动生命科学向更精准的方向前进。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磷酸化定量蛋白组学研究

提交需求
姓名 *
联系类型 *
联系方式 *
项目描述
咨询项目 *

 

How to order?


/assets/images/icon/icon-rc2.png

客服咨询

/assets/images/icon/icon-message.png

提交需求

https://file.biotech-pack.com/static/btpk/assets/images/icon/icon-wx-2.png

https://file.biotech-pack.com/pro//bt-btpk/20241231/config/1874015350579343360-WX-20241231.jpg

联系销售人员

/assets/images/icon/icon-tag-sale.png

促销活动

/assets/images/icon/icon-retur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