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变性质谱分析与变性质谱技术的比较

    在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研究中,质谱技术已成为解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质谱技术可分为非变性质谱(Native Mass Spectrometry, Native MS)和变性质谱(Denatured Mass Spectrometry, Denatured MS)。那么,这两种技术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研究场景?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一、核心原理对比

    1、非变性质谱

    (1)原理:在接近生理条件下直接分析完整蛋白质或复合物,保留其天然构象、翻译后修饰(PTMs)及非共价相互作用。

    (2)关键技术:

    • 温和离子化(如电喷雾电离,ESI)

    • 高分辨率质谱仪(Orbitrap、Q-TOF)

    • 低能量解离技术(软CID、SID)

     

    2、变性质谱:

    (1)原理:通过变性剂(如尿素、SDS)破坏蛋白质天然结构,酶切为肽段后分析,适用于高通量鉴定与修饰位点解析。

    (2)关键技术:

    • 高能量解离(HCD、CID)

    • 液相色谱联用(LC-MS/MS)

     

    二、技术特点与优劣势对比

     

    native-ms-zh9-1

     

    三、典型应用场景

    1、非变性质谱

    (1)结构生物学:解析抗体-抗原复合物、病毒衣壳组装等天然构象。

    (2)药物开发:监测单克隆抗体的糖基化状态、聚合体含量及稳定性。

    (3)动态相互作用:研究蛋白-小分子结合动力学及构象变化(如激酶抑制剂)。

    (4)翻译后修饰分析:直接检测完整蛋白的磷酸化、乙酰化等修饰模式。

     

    2、变性质谱

    (1)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快速鉴定复杂样本(如血清、组织)中的数千种蛋白。

    (2)精准修饰位点定位:解析磷酸化、泛素化等修饰的具体位点(如癌症标志物检测)。

    (3)定量分析:通过标记(iTRAQ、TMT)或无标记(LFQ)方法比较蛋白丰度差异。

     

    四、非变性与变性质谱如何选择?

    选择哪种质谱技术,取决于您的研究目标:

    • 如果您关注蛋白质是否正确表达、分子量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翻译后修饰——推荐变性质谱。

    • 如果您希望探究蛋白质复合体的天然状态、结合情况、结构稳定性——推荐非变性质谱。

     

    随着生物医药和结构生物学的飞速发展,非变性质谱和变性质谱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互补工具。通过合理选择和结合使用这两种技术,科研人员能够更加全面地解析生命分子的奥秘,为新药研发、疾病机制揭示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如果您对非变性或变性质谱分析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获取专业的实验设计建议和质谱分析服务,助力您的科研工作高效推进!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提交需求
姓名 *
联系类型 *
联系方式 *
项目描述
咨询项目 *

 

How to order?


/assets/images/icon/icon-rc2.png

客服咨询

/assets/images/icon/icon-message.png

提交需求

https://file.biotech-pack.com/static/btpk/assets/images/icon/icon-wx-2.png

https://file.biotech-pack.com/pro//bt-btpk/20241231/config/1874015350579343360-WX-20241231.jpg

联系销售人员

/assets/images/icon/icon-tag-sale.png

促销活动

/assets/images/icon/icon-retur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