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谱的N端测序:样本制备与数据分析
N端测序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用于解析蛋白质或多肽链的N端氨基酸序列,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加工、降解及功能研究等多个领域。相比传统的Edman降解法,基于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的N端测序凭借高灵敏度、高通量以及适用于复杂样品的优势,正成为解析N端序列的工具。
本文将从样本制备、质谱分析和数据解析三个方面,系统介绍基于质谱的N端测序流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一、样本制备:高效富集N端肽段
样本制备是实现高效N端测序的关键第一步。为了提高质谱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必须通过一系列方法减少样本复杂度,并富集N端肽段。常规的样品处理流程通常包括蛋白质的变性、还原、烷基化,以消除二硫键干扰,改善酶切效果。
在蛋白酶解过程中,常用如胰蛋白酶(Trypsin)、GluC、AspN等特异性蛋白酶获得特定模式的肽段。然而,常规酶切往往产生大量非N端肽段,因此需要采取化学标记或固相捕获等方法,选择性富集真正的N端肽段。例如,利用甲醛、丙酮醛等化学试剂对蛋白N端进行标记,或通过固相载体特异性捕获N端肽段,均能有效去除背景干扰。此外,针对特殊样本,非特异性酶(如蛋白酶K)或有限酶解方法也常用于生成适合解析的N端肽段。
二、质谱分析:精准解析N端序列
质谱分析是解析N端序列的核心技术环节。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结合高分辨质谱平台(如Orbitrap、TOF-MS),可对复杂样本中的N端肽段进行精准分析。
碎裂方式的合理选择对于获得高质量的N端序列信息尤为重要。碰撞诱导解离(CID)作为经典碎裂方式,能产生丰富的b离子和y离子,支持序列推导;而高能碰撞解离(HCD)和电子转移解离(ETD)等新型方式,则在处理带有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糖基化等)的N端肽段时,提供更具优势的碎片信息。此外,为满足不同样本复杂度需求,数据依赖采集(DDA)和数据独立采集(DIA)两种数据获取模式也被广泛应用,以实现全面、系统的N端肽段覆盖。
三、数据分析:精准识别N端序列
数据分析是测序的关键环节。首先,原始质谱数据经过峰提取、质荷比校正等预处理后,需要进行肽段匹配。传统的数据库搜索方法(如SEQUEST、Mascot、MaxQuant)可以用于N端肽的鉴定,但往往需要结合开放搜索或盲搜索策略,以考虑可能的N端修饰。
近年来,基于谱图库的搜索方法(如SpectraST)在N端测序中也展现出优势,特别是在分析复杂蛋白质修饰时。此外,去卷积算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引入,使得从质谱数据中自动提取N端肽信息成为可能,大幅提高了分析效率。
基于质谱的N端测序技术在蛋白质鉴定、翻译后修饰分析及蛋白质加工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高效的样本制备策略、合适的质谱分析方法及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共同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提供高质量的基于质谱的蛋白N端序列分析服务,欢迎联系我们!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