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nk蛋白质组学:揭示生命过程的新视角
Olink蛋白质组学是基于邻近延伸分析(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PEA)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旨在通过高通量、精准的蛋白质测量,揭示生命过程中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这项技术基于Olink公司开发的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PEA)平台,可以同时测量多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Olink蛋白质组学的最大特点是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传统蛋白质组学方法通常需要大量样品并且存在检测限低、特异性差的问题,而Olink蛋白质组学则通过使用双抗体结合技术,有效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这一特性使得科研人员能够从有限的样本量中获得丰富的蛋白质信息,尤其适用于那些样本量有限或采集困难的研究,如脑脊液、组织切片等。此外,Olink蛋白质组学还具备高通量的优势,能够在一次实验中测量数百种蛋白质,这为多层次、多因子研究提供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系统生物学的发展。Olink蛋白质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疾病机制的基础研究,还能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中发挥作用。通过对不同患者群体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比对,科研人员能够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特异性蛋白质标志物,为个体化诊疗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在药物研发过程中,Olink蛋白质组学可以帮助识别药物靶点和评估药物疗效,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
Olink蛋白质组学技术利用了一对独特设计的抗体探针,每个抗体探针都带有一段独特的 DNA 序列标签。当这两个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的相邻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它们的 DNA 标签会在空间上靠近并可以通过连接反应形成一段双链 DNA。通过对连接后的 DNA 进行定量 PCR 或二代测序等技术来检测和定量目标蛋白质,DNA 的产量与样本中目标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
1、样品准备
在Olink蛋白质组学分析中,样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样品类型,并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合适的预处理,如去除杂质、蛋白质浓缩等,是研究的基础环节。
2、双抗体结合技术
Olink蛋白质组学的核心技术在于其双抗体结合策略。每个目标蛋白质对应一对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后,通过接近效应触发探针的延伸反应,从而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
3、高通量检测
通过PEA技术,研究者能够在一个样本中同时分析92种蛋白质。这种高通量的能力使得大规模人群研究和复杂疾病的多维度分析成为可能。
4、数据分析
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分析需要专业的软件和算法支持。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背景校正等处理,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Olink蛋白质组学技术特点
1、高灵敏度
2、多靶点检测
可以在一个反应中同时检测多个蛋白质靶点,一次实验能获取大量蛋白质的表达信息,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有助于全面了解生物系统的变化。
3、样本用量少
只需少量的生物样本,如微量的血液、细胞裂解液等,就可以进行检测,适用于一些珍贵或难以获取大量样本的研究。
4、接近原位检测
抗体与蛋白质的结合在溶液中进行,更接近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天然状态,能较好地反映蛋白质在生物样本中的真实表达和相互作用情况。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