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二)
-
多重样本并行分析(常见6-16通道)
-
实验重复性高、数据一致性强
-
无需额外标记,适合样本数量多或来源受限的研究
-
灵活适配复杂样本(如组织、血清、细胞等)
-
获得准确的蛋白浓度值(ng/mL级)
-
适合生物标志物验证、药效评价、质量控制等环节
引言:为什么需要定量蛋白质组学?
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仅仅知道蛋白质的存在已远远不够。科学家更关注的是:这些蛋白表达多少?变化趋势如何?是否参与疾病发生?这就需要定量蛋白质组学(Quantitative Proteomics)技术的加持。定量蛋白质组学不仅能够全面识别样本中的蛋白质种类,更能精准测量它们的表达水平,是解析信号通路、发现生物标志物、研究疾病机制的关键利器。
一、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三大路线
1、标记法(Labeling-based Quantification)
TMT(Tandem Mass Tags)/iTRAQ等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在蛋白或肽段上引入标签,实现多个样本的相对定量分析。
优势: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在TMT/iTRAQ平台上优化了样本前处理与归一化流程,显著提升低丰度蛋白的检测率。
2、无标记法(Label-free Quantification)
通过MS信号强度(MS1)或肽段计数进行相对定量,不依赖于外源标签。
优势: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结合高分辨率Orbitrap质谱和先进算法,实现低CV值的LFQ定量,适配大队列临床样本分析。
3、绝对定量(Absolute Quantification)
例如AQUA、PRM、MRM等技术,通过合成同位素内标对目标蛋白进行精确定量。
优势:
在靶向蛋白验证方面,百泰派克提供一站式PRM方法开发与数据解读服务,助力临床转化研究。
二、定量蛋白质组学的核心应用场景
1、差异表达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组(如疾病组与正常组)的蛋白表达差异,揭示潜在的发病机制与调控网络。
2、生物标志物筛选与验证
配合PRM/MRM等技术,可将筛选得到的候选蛋白进一步精确定量,用于早期诊断与靶点开发。
3、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监测药物干预前后的蛋白表达变化,解析其对代谢通路、信号网络的调控效应。
4、多组学联合分析
结合转录组、代谢组等,构建系统生物学视角下的疾病模型,推动精准医学研究。
百泰派克已完成数百例多组学联合项目,涵盖肿瘤、自身免疫、代谢性疾病等多个领域。
三、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1、高通量与高灵敏的需求不断提升
随着单细胞、类器官等新型模型兴起,对定量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2、数据分析成为瓶颈
复杂的大数据需要强大的生信分析能力与AI算法辅助。百泰派克配备专业的生信团队,构建标准化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报告系统,提升结果可解释性。
3、标准化与可重复性成为热点
定量实验流程的标准化、QC体系的建立,将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可信度与临床可转化性。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正不断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向更高维度迈进。从基础机制探索,到临床标志物验证,再到药物作用机制解析,它无疑是贯穿“从发现到应用”的核心桥梁。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深耕质谱平台十余年,依托高端仪器与成熟的定量流程,为科研与产业客户提供高质量、可发表的定量蛋白组服务。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份样本数据,都为科研突破和产业转化提供真实而有力的证据。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