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肽组学的抗原发现与预测
在免疫治疗、疫苗研发以及传染病防控等领域,精准锁定有效抗原是整个策略的起点。依赖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预测来寻找潜在抗原的方法能快速生成候选靶点清单,但存在两个现实问题:其一,预测结果未必会在实际生理环境中呈递给T细胞;其二,不同算法和数据库的偏差可能导致高比例的假阳性靶点,增加后续验证成本。而肽组学(peptidomics)的出现,提供了更贴近生物现实的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高分辨质谱直接解析来源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结合肽,揭示免疫系统在特定疾病状态下实际展示的分子片段。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可以在海量蛋白质背景中,直接捕捉那些真正参与免疫应答的肽段,从而大幅提升新抗原发现的准确性和效率。如今,从肿瘤新抗原疫苗到病毒变异株防控,肽组学正成为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寻宝图。它通过质谱直接解析来源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结合肽,揭示免疫系统实际呈递给T细胞的分子信息,使抗原发现从理论推演走向实验验证。
一、肽组学的技术原理与实验流程
肽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分析体内天然存在的短肽分子。其核心目标是在复杂生物样品中鉴定和定量这些短肽,尤其是与MHC结合的免疫相关肽。实验流程通常包括:
1、免疫亲和纯化(Immunoaffinity Purification)
利用特异性抗体捕获细胞表面的MHC-I或MHC-II分子,连同其结合的肽一起富集。该步骤的关键在于抗体的高特异性与洗脱条件的温和性,确保保留肽的完整结构。
2、肽释放与分离
通过酸解或有机溶剂将MHC结合肽释放下来,再经高效液相色谱(LC)分离,减少复杂背景干扰。
3、高分辨率质谱检测(LC-MS/MS)
利用Orbitrap、Q-TOF等高分辨质谱平台进行串联质谱分析,测定肽的精确分子质量与碎片模式,实现氨基酸序列解析。
4、数据解析与抗原预测
通过数据库搜索比对肽段来源蛋白,并结合免疫信息学工具(如NetMHCpan、MHCflurry)预测其MHC结合能力与免疫原性。
二、肽组学在抗原发现中的核心优势
1、从预测走向验证
(1)预测:依赖算法推断HLA结合肽,易受数据库和模型偏差影响。
(2)肽组学验证:直接捕获天然MHC结合肽,反映真实免疫呈递状态。
2、生理相关性高
肽组学得到的序列是细胞实际表面呈递的抗原,能排除体外表达但不被MHC加载的假阳性靶点。
3、多场景适用性
(1)肿瘤免疫:发现肿瘤特异性突变肽,用于个性化新抗原疫苗设计。
(2)传染病防控:解析病毒感染后MHC呈递的病原相关肽,辅助疫苗研发。
(3)自身免疫机制研究:识别异常呈递的自身肽段,探索发病机制。
三、抗原预测的计算支撑
即便获得了大量实测免疫肽,预测工具依然重要,尤其是在筛选高潜力候选抗原时。
1、结合亲和力预测: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计算肽与MHC分子的结合强度。
2、免疫原性评估:预测肽-MHC复合物激活T细胞的可能性。
3、多组学整合:结合转录组、蛋白质组信息,剔除低表达或不翻译的背景肽。
四、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挑战
1、低丰度肽检测难度大
对质谱灵敏度、背景噪声抑制及样品处理工艺要求极高。
2、HLA多样性
不同个体的HLA等位基因差异显著,需要构建多样化参考数据库。
3、数据解读复杂
抗原呈递机制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蛋白降解途径、肽加载机制及细胞类型。
基于肽组学的抗原发现与预测为免疫治疗与疫苗研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度与效率。它不仅缩短了从靶点发现到验证的时间,还让科研人员能够基于真实免疫呈递信息制定更精准的策略。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将推动肽组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助力全球科学家快速锁定有效免疫靶点,向精准医疗的未来迈进。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