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质谱分析方法全解

    在真核细胞中,DNA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核小体结构。组蛋白尾部丰富的赖氨酸、精氨酸等可被多种酶催化发生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这些修饰可精细调控染色质构象,从而影响基因转录、DNA修复、复制等关键生物学过程。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组蛋白PTMs分析已成为揭示疾病机制、开发表观药物的前沿方向。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作为高通量、高灵敏度的分析手段,为系统解析组蛋白修饰提供了强大助力。

     

    一、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挑战与技术需求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面临的挑战:

    1、修饰种类繁多:同一位点可能存在单、双、三甲基化,且可共存

    2、修饰位置密集:尤其在H3、H4尾部,多修饰位点相邻甚至重叠

    3、丰度差异大:某些修饰极低丰度,难以在复杂背景中检测

    4、共修饰复杂性:多位点、多类型修饰共存,需识别其组合状态(combinatorial codes)

     

    因此,对质谱平台的灵敏度、分辨率、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二、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主流质谱策略

    1、Bottom-up 方法:切割肽段后分析

    (1)步骤概述

    提取组蛋白 → 酸性提取富集 → 化学衍生标记(如Propionylation) → 胰蛋白酶或GluC酶切 → LC-MS/MS分析

    (2)优点与局限

    • 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定量、通量高、数据库搜索成熟

    • 局限:无法识别远距离修饰的共存状态,可能丢失某些位点信息

     

    2、Middle-down 方法:中等长度肽段保留更多修饰信息

    (1)步骤概述:

    选用AspN、GluC等限制性酶产生10–20 aa左右肽段,保留局部修饰组态

    (2)优势与挑战:

    • 优势:可获得更完整的局部修饰组合(如H3K9ac-K14ac)

    • 挑战:对仪器分辨率和数据解析要求高

     

    3、Top-down 方法:直接分析完整组蛋白

    (1)特点:无需酶切,直接上样MS/MS,保留全部修饰信息

    (2)优势:可解析“组蛋白修饰体”(Histone Proteoforms)

    (3)技术难点:质谱解卷积复杂、仪器要求极高,常结合FT-ICR、Orbitrap平台使用

     

    三、定量分析策略:从相对到绝对

    组蛋白修饰分析不仅需识别修饰种类,还需定量其丰度变化。常用策略包括:

    1、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by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

    (1)细胞水平标记,适合全局定量

    (2)不适用于组织样本或临床材料

     

    2、Label-free定量

    (1)基于MS信号强度,无需标记

    (2)灵活性强,需良好的仪器稳定性和数据归一化策略

     

    3、化学标记定量(如TMT/iTRAQ)

    (1)通过化学标签实现多样本定量

    (2)适用于复杂样本组比较,适配Orbitrap等高分辨平台

     

    在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我们基于Orbitrap Exploris 480与FAIMS Pro耦合平台,结合TMTpro 16plex化学标记体系,实现多样本组蛋白修饰定量,CV值<15%,满足高重复性科研需求。

     

    四、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样本处理关键步骤

    质谱灵敏度不仅取决于仪器性能,前处理流程更是决定性因素:

    1、酸提取组蛋白:常用0.2 M H2SO4或HCl提取核组蛋白,保留修饰完整性

    2、化学衍生封闭:Propionylation阻断未修饰赖氨酸,提升肽段疏水性、减少酶切位点

    3、酶切策略选择:视目标修饰和位点结构决定,需实验优化

    4、多级富集策略:可结合抗体富集(如H3K27me3 IP)与质谱富集,提升特异性

     

    五、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主流工具

    1、Mascot、MaxQuant:用于修饰位点识别与定量

    2、MSFragger、MetaMorpheus:支持未知修饰的开放搜索

    3、EpiProfile、HistoneAnalyzer:专为组蛋白修饰数据设计

    4、R包(如ChIPseeker、ComplexHeatmap):用于可视化富集区域、绘制热图等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提供端到端的数据分析服务,涵盖修饰谱构建、功能富集、通路分析与可视化,助力科研人员深入挖掘表观遗传机制。

     

    六、组蛋白修饰质谱分析的应用前沿

    1、癌症表观遗传图谱绘制:如H3K27me3在EZH2突变癌症中的重塑作用

    2、干细胞分化机制研究:动态PTM组合决定细胞命运

    3、环境暴露与表观遗传毒理学:评估污染物对染色质修饰的影响

    4、表观药物靶点验证:检测抑制剂对特定修饰的调控效果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正引领表观遗传学进入精准解析新时代。质谱平台与方法学的进步,为通过LC-MS/MS高效识别组蛋白PTMs提供了技术保障。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依托领先的质谱平台、严谨的样本处理流程和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已成功支持数十项组蛋白修饰科研项目,覆盖肿瘤、神经、发育等多个领域。如果您正在进行组蛋白修饰相关课题,欢迎联系我们获取定制化实验方案与技术支持。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

提交需求
姓名 *
联系类型 *
联系方式 *
项目描述
咨询项目 *

 

How to order?


/assets/images/icon/icon-rc2.png

客服咨询

/assets/images/icon/icon-message.png

提交需求

https://file.biotech-pack.com/static/btpk/assets/images/icon/icon-wx-2.png

https://file.biotech-pack.com/pro//bt-btpk/20241231/config/1874015350579343360-WX-20241231.jpg

联系销售人员

/assets/images/icon/icon-tag-sale.png

促销活动

/assets/images/icon/icon-retur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