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分析技术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Histon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Histone PTMs)是表观遗传调控中的核心机制之一。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修饰可发生于组蛋白尾部的赖氨酸、精氨酸或丝氨酸残基上,显著影响染色质构象,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状态。研究发现,这些“分子密码”对细胞命运决定、干细胞维持、肿瘤发生等过程具有深远影响。然而,组蛋白修饰种类繁多、位点密集,且常以共修饰形式协同发挥功能,使其分析变得尤为复杂。为准确识别这些精细调控信号,科研人员发展出一整套针对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分析技术体系,核心以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为依托,辅以抗体富集、化学衍生、酶切优化等手段,并通过多种质谱模式(Bottom-Up、Middle-Down、Top-Down)实现不同层次的修饰检测。这些技术的持续演进正不断拓宽我们对染色质调控机制的理解边界。

     

    一、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分析技术面临的技术挑战

    1、高度富集的碱性残基:难溶且酶解困难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分析技术中,组蛋白含有大量碱性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这使其溶解性和酶解效率较低。胰蛋白酶往往无法生成理想的肽段,进而影响后续质谱分析的信号强度和定性准确性。

     

    2、修饰类型繁多且共存:如何区分多种PTM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分析技术中,一个赖氨酸残基可同时被乙酰化、单甲基化、二甲基化或三甲基化,不同修饰在质谱上质量差异极小(如三甲基和乙酰基仅相差0.036 Da),对质谱仪的分辨率提出极高要求。

     

    3、共修饰模式复杂:需要保留原始修饰组态信息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分析技术中,组蛋白尾部往往同时携带多种修饰,分析不仅要识别单一修饰,还需揭示修饰组合(“histone code”)的生物学意义,这对前处理方法和数据解析算法提出双重挑战。

     

    二、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主流组蛋白PTM分析技术

    1、基于质谱的全组蛋白修饰图谱构建

    (1)Bottom-Up质谱法:适用于大规模修饰筛查

    该方法通过酸提法提取组蛋白后,使用化学衍生(如丙酸化)抑制赖氨酸侧链反应活性,再辅以胰蛋白酶或Arg-C进行酶解。得到的短肽通过LC-MS/MS分析,既能提高保留修饰的完整性,又利于数据库匹配。

    ① 优点

    • 高通量识别多种修饰;

    • 适用于定量比较组间差异。

    ② 缺点

    • 难以识别共修饰模式;

    • 修饰位点定位偶有偏差。

     

    (2)Middle-Down质谱法:兼顾分辨率与覆盖率

    利用Gluc-C或Asp-N等酶将组蛋白酶解为中等长度肽段(3–9 kDa),保留更多原始修饰信息,有助于识别特定区域的共修饰模式。结合ETD碎裂技术可提升修饰定位的准确性。

     

    (3)Top-Down质谱法:最完整还原修饰组态

    直接对未酶解的完整组蛋白进行MS分析,不但可精确检测修饰类型与位点,还能获得各修饰之间的共存关系。这种方法适合深入解析表观遗传修饰“密码”的模式,然而对样品纯度和仪器性能要求极高。

     

    三、PTM富集与修饰特异性抗体的辅助技术

    1、抗体富集与亲和纯化增强低丰度识别

    科研人员常采用抗体富集(ChIP-MS)或修饰特异性亲和纯化策略(如anti-acetyl lysine beads),将目标修饰从复杂背景中拉出,作为质谱前的关键预处理步骤,有效提升目标信号强度。

     

    2、化学标签策略提升定量效率

    新兴的化学标签策略(如TMT/iTRAQ等标记修饰位点)也能实现高通量的定量分析,是多条件组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手段。

     

    四、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分析技术数据解析:AI算法赋能PTM识别

    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长,传统的数据库搜索方式已难以满足PTM鉴定的效率与准确性。如今,多种深度学习算法(如DeepMass、MS2AI)已被引入质谱数据分析流程,可在高置信度识别修饰位点的同时,预测潜在的修饰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研究深度与广度。

     

    五、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技术应用实例:组蛋白修饰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

    大量研究表明,H3K27me3、H3K9ac等组蛋白修饰与癌症发生、免疫逃逸、治疗耐药密切相关。例如,EZH2介导的H3K27三甲基化常见于前列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是潜在的药物靶点之一。通过高分辨质谱平台,研究人员可对不同患者组织中的组蛋白修饰谱进行定量比对,从而揭示疾病特异性表观遗传标志物,助力精准诊疗。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正步入高通量、深解析、多维度的新时代。而在这一前沿探索中,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构建了覆盖Bottom-Up至Top-Down全流程的组蛋白修饰分析平台,配备Orbitrap Exploris 480等高分辨质谱系统,结合专业的样品前处理方案(如组蛋白提取、化学衍生、修饰富集)与AI驱动的数据解析流程,全面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复杂组蛋白修饰研究,无论是基础机制探索,还是疾病生物标志物挖掘,我们均可提供定制化的PTM检测解决方案,确保数据真实、稳定、可重复,助力科研成果快速落地。如需获取组蛋白修饰检测服务方案,欢迎访问百泰派克官网或联系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

提交需求
姓名 *
联系类型 *
联系方式 *
项目描述
咨询项目 *

 

How to order?


/assets/images/icon/icon-rc2.png

客服咨询

/assets/images/icon/icon-message.png

提交需求

https://file.biotech-pack.com/static/btpk/assets/images/icon/icon-wx-2.png

https://file.biotech-pack.com/pro//bt-btpk/20241231/config/1874015350579343360-WX-20241231.jpg

联系销售人员

/assets/images/icon/icon-tag-sale.png

促销活动

/assets/images/icon/icon-retur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