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Up 蛋白质组学分析流程全攻略(附样本制备技巧)
Bottom-Up 蛋白质组学(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是一种研究蛋白质组的方法,它通过先将蛋白质酶解成较小的肽段,然后利用质谱(MS, Mass Spectrometry)等技术对这些肽段进行分析,以推断蛋白质的组成和特性。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蛋白质组学策略之一。该方法以其高通量、灵敏度高和适应性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疾病机制解析、药物靶点发现等领域。在 Bottom-Up 蛋白质组学分析中,样本制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实验的成败。
一、Bottom-Up 蛋白质组学分析流程概览
标准的 Bottom-Up 蛋白质组学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1、样本制备:细胞裂解、蛋白提取、定量。
2、蛋白酶解:通常使用胰蛋白酶进行酶解。
3、肽段纯化与除盐:去除干扰物质,提升质谱检测灵敏度。
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分析:分离肽段并进行质谱检测。
5、数据分析与蛋白质鉴定:利用数据库搜索和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蛋白质鉴定和定量。
每一步的优化都直接影响最终的数据质量和研究结论。
二、样本制备技巧与注意事项
高质量的样本制备是成功进行 Bottom-Up 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前提。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巧和建议:
1、蛋白提取与定量
(1)选择合适的裂解缓冲液:根据样本类型(如细胞、组织、体液)选择合适的裂解缓冲液,以确保蛋白质的充分提取。
(2)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在裂解过程中添加蛋白酶抑制剂,防止蛋白质降解。
(3)定量准确:使用 BCA 或 Bradford 法进行蛋白质定量,确保后续酶解反应的准确性。
2、蛋白酶解优化
(1)酶解条件控制:通常在 37°C 下进行酶解,时间为 12-16 小时。
(2)酶与底物比例:常用的酶与底物比例为 1:50 至 1:100。
(3)多酶联合使用:如胰蛋白酶与 Lys-C 联合使用,可提高酶解效率和蛋白质覆盖率。
3、肽段纯化与除盐
(1)固相萃取(SPE):使用 C18 固相萃取柱进行肽段纯化,去除盐离子和其他干扰物质。
(2)正压系统:采用正压系统进行肽段纯化,可提高通量和重复性。
4、质谱分析前的准备
(1)样品浓缩与重溶:将纯化后的肽段浓缩并重溶于适当的溶液中(如 0.1% 甲酸),以适应 LC-MS/MS 分析。
(2)样品过滤:使用 0.22 μm 滤膜过滤样品,去除颗粒物,防止堵塞色谱柱。
三、提升数据质量的实用建议
1、使用新鲜试剂:避免反复冻融,确保酶活性和反应效率。
2、清洁 LC-MS 系统:定期清洗色谱柱和质谱仪,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
3、优化 LC-MS 方法:根据实验目的调整梯度长度、扫描模式(如 DDA 或 DIA)和重复进样次数。
4、数据分析策略明确:在实验前确定数据分析流程和使用的软件工具,确保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1、污染控制:操作过程尽量使用无DNA酶/蛋白酶的管、枪头,避免角蛋白污染。
2、酶解效率:不足会影响蛋白鉴定数,建议优化酶解条件。
3、重复性控制:至少三次技术重复,统计更可靠。
4、质谱前样本浓度:浓度过低可能导致低信号,过高会污染柱子,需准确定量。
在Bottom-Up 蛋白质组学分析中,样本制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实验的成败。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平台,提供从样本制备到数据分析的一站式服务,确保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可重复的蛋白质组学数据。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