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质谱技术检测蛋白的乙酰化修饰?
-
使用含脱乙酰酶抑制剂的裂解缓冲液(如Trichostatin A, Nicotinamide)保护内源性修饰;
-
建议使用8 M Urea或SDS裂解体系提取蛋白;
-
常规使用Trypsin进行蛋白酶解,生成可供富集与检测的肽段。
-
利用抗体特异识别乙酰化赖氨酸的共价结构;
-
适用于多种样本类型(细胞、组织、临床样本);
-
可串联富集不同亚细胞组分或修饰类型(如结合TMT标记)。
-
高分辨Orbitrap系列(QE HF-X、Exploris 480);
-
timsTOF Pro 2适用于DIA采集模式;
-
DDA(数据依赖采集):适合修饰位点图谱构建;
-
DIA(数据非依赖采集):适合大样本定量分析;
-
预设乙酰化修饰为可变修饰(K+42.0106);
-
MS/MS级别扫描用于确认修饰位置;
-
动态排除避免重复扫描高丰度肽。
-
标签定量:TMT、iTRAQ 等;
-
无标记定量:LFQ、MS1峰面积。
蛋白乙酰化(Protein Acetylation)是最早被发现、也是研究最广泛的一类酰基化修饰,尤其是赖氨酸乙酰化(Lysine acetylation, Kac)。它广泛存在于核、质和线粒体蛋白中,在转录调控、染色质重构、代谢调节等生物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得以从全组学层面对乙酰化修饰进行高通量、定量和位点特异的分析。
一、赖氨酸乙酰化修饰的特点及检测难点
1、修饰位点多样:广泛分布在转录因子、组蛋白、代谢酶等蛋白上;
2、丰度低、动态性强:Kac修饰在总蛋白中的丰度极低(<0.1%);
3、质量偏移明确:+42.0106 Da,可被高分辨质谱清晰捕获;
4、位置特异性要求高:需要精确定位于特定赖氨酸位点。
因此,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策略是成功研究Kac的关键。
二、乙酰化修饰质谱检测的标准流程
1、蛋白提取与酶解
2、乙酰化肽段富集(关键步骤)
由于乙酰化修饰的低丰度,必须先富集后检测:
常用方法:抗乙酰赖氨酸抗体富集(Anti-Kac IP)
3、LC-MS/MS 质谱检测
(1)液相色谱分离:NanoLC系统提高分辨率,推荐使用C18反相色谱柱;
(2)质谱平台推荐:
(3)采集模式:
(4)质谱参数设置:
4、数据分析与修饰定位

数据分析流程:
(1)数据库搜索:UniProt物种数据库,设定Kac为可变修饰;
(2)位点定位:使用ptmRS或Ascore算法评估修饰可信度(通常要求置信度 ≥ 0.75);
(3)定量分析:
三、进阶策略:提升乙酰化修饰组学分析的深度与通量

四、蛋白乙酰化研究的热门应用领域

质谱技术已成为蛋白乙酰化修饰研究的核心手段。通过科学的样本制备、特异的抗体富集、高分辨率的质谱检测与严谨的数据分析流程,科研人员可以实现对乙酰化修饰的高通量、位点特异和动态定量的全面解析。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已构建成熟的蛋白乙酰化组学分析平台,从样本处理、抗体筛选到定量策略全面优化,支持多种模式动物与细胞系,广泛应用于代谢调控、药物靶点发现、疾病机制研究等方向。如您对蛋白乙酰化修饰研究感兴趣,欢迎联系获取完整实验方案或案例报告,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技术支持与免费评估服务!
How to o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