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乙酰化和酰基化有何区别?
- 多数酰基化修饰发生在赖氨酸残基(ε-NH₂)
- 可逆性强,参与精细的转录和代谢调控
- 表观遗传调控:如组蛋白乙酰化可改变染色质结构,影响基因表达
- 信号转导调节
- 酶活性调控
- 蛋白-蛋白互作调节
- 更密切地反映细胞内代谢状态
- 特定酰基化修饰与能量代谢(TCA循环、脂肪酸代谢)密切相关
- 可能影响蛋白质电荷状态和空间构象
-
乙酰化受乙酰辅酶A浓度调控
-
其他酰基化修饰则受多种代谢中间产物调控
-
高效免疫富集策略(抗乙酰化Lys抗体)
-
高分辨率质谱平台(如 Orbitrap Eclipse)
-
多重酰基化并行富集方案
-
数据库搜索算法优化(支持 PTM 分析)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是调控蛋白功能、稳定性、定位和互作的关键手段。蛋白乙酰化和酰基化正是其中两种重要的修饰类型,二者都涉及将化学基团共价修饰到蛋白质的特定位点上,常常作用于赖氨酸(Lys)残基的ε-氨基。
一、基本定义:乙酰化是酰基化的一个子类
1、蛋白乙酰化(Acetylation)
是指将一个乙酰基(CH₃CO−)共价修饰在蛋白质上,常见的修饰位点为赖氨酸残基或蛋白质N端。根据修饰方式不同,可分为:
(1)N端乙酰化(N-terminal acetylation)
(2)赖氨酸ε-乙酰化(Lysine ε-acetylation)
2、蛋白酰基化(Acylation)
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指将各种脂肪酸衍生的酰基(RCO−)共价修饰到蛋白质上。包括但不限于:
(1)乙酰化(Acetylation, C₂)
(2)丙酰化(Propionylation, C₃)
(3)丁酰化(Butyrylation, C₄)
(4)戊酰化(Valerylation, C₅)
(5)苏酰化(Succinylation)
(6)马来酰化(Malonylation)等
由此可见:乙酰化是酰基化的一种特例,所有乙酰化都是酰基化,但不是所有酰基化都是乙酰化。
二、蛋白乙酰化和酰基化有何区别?
1、修饰底物和位点特异性
(1)共同点:
(2)不同点:

2、生理功能差异:乙酰化偏向转录调控,酰基化连接代谢状态
(1)蛋白乙酰化的功能:
(2)蛋白酰基化(广义)的功能:
3、酶学机制差异

4、代谢-表观遗传连接桥梁:酰基化比乙酰化更敏感
乙酰化与酰基化都能作为细胞代谢状态的传感器:
因此,蛋白酰基化图谱可用于代谢状态的精准评估,这也是代谢组学与蛋白组学整合研究的重要交汇点。
三、总结:乙酰化 vs. 酰基化的核心区别一览

四、百泰派克生物科技解决方案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通过:
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灵敏度、高覆盖率、高重现性的酰基化蛋白组学服务,助力揭示关键代谢调控机制。如您希望了解特定细胞系或样本类型中的蛋白酰基化修饰模式,欢迎联系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我们将为您提供从样本制备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定制化服务,助力科研突破。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How to o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