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ABPP)技术原理详解
-
疾病机制研究:绘制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酶类活性图谱
-
药物开发与筛选:评估候选分子对目标酶的抑制效果及脱靶风险
-
靶点验证与筛查:在复杂体系中识别真正的“功能性”靶点
-
生物标志物发现:基于活性差异寻找早期诊断或分型指标
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ABPP),即“基于活性位点的蛋白质谱技术”,是一种聚焦蛋白质活性状态、实现功能蛋白高通量识别与定量的先进技术。它是连接“蛋白存在”与“蛋白在起作用”的关键桥梁,尤其在酶类蛋白研究、靶点发现、药物筛选等方面展现出强大潜力。
一、什么是ABPP?
ABPP(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是一种功能蛋白组学方法,基于小分子活性探针与酶类蛋白活性位点之间的特异性共价反应,实现对“处于活性状态的蛋白质”的富集、鉴定与定量。与蛋白质组学不同,ABPP不关注所有蛋白,而专注于:
1、正在执行生物功能的“活性蛋白”;
2、特定酶类家族(如蛋白酶、磷酸酶、HDAC等);
3、与疾病发生、信号通路调控密切相关的动态分子。
二、ABPP技术原理解析
ABPP的核心在于“活性位点探针”对活性酶的特异性捕捉,具体工作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1、活性探针(Activity-Based Probe, ABP)
探针是ABPP的“武器”,由三部分组成:
探针设计需针对不同酶类定制,确保特异性和稳定性。例如,丝氨酸酶常用FP类探针,半胱氨酸酶常用vinyl sulfone类探针。
2、探针与酶结合机制
(1)探针进入样本后,仅与活跃酶的催化位点发生共价反应;
(2)非活性形式(如酶原、抑制状态酶)不会被标记;
(3)标记后的酶可用于后续捕获和质谱检测。
这种共价反应是选择性与稳定性并重的核心化学事件,使ABPP得以实现“状态识别而非简单识别”。
3、富集与检测流程
标记完成后,通过如下流程实现高通量分析:
(1)使用链霉亲和磁珠(生物素标签)或点击化学连接物富集活性酶;
(2)蛋白酶解(如胰蛋白酶处理);
(3)进入质谱(LC-MS/MS)系统进行肽段鉴定和定量;
(4)得到活性蛋白谱图,并可进行多组样本的对比分析。
三、ABPP的技术优势
四、ABPP技术应用场景广泛
ABPP已在以下研究方向中发挥关键作用: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ABPP技术平台服务能力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已建立覆盖从探针设计到质谱解析的ABPP一站式服务平台,可广泛适用于人源样本、动物模型、细胞系等多类型研究。
我们提供:
1、活性探针库构建与筛选(支持酶类特异性定制)
2、探针标记+磁珠富集+酶解质谱全流程服务
3、Orbitrap Exploris 480平台质谱分析,高通量+高灵敏度
4、提供活性蛋白谱图、靶点变化趋势、通路富集报告
百泰派克致力于帮助科研团队挖掘蛋白质“活性层面”的信息,为靶点开发与机制研究提供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研究疾病机制,还是开发精准药物,ABPP都能为研究者提供更真实、更有用的数据支撑。如果您希望开展基于ABPP的蛋白活性研究、功能靶点筛选或小分子验证,欢迎联系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我们将为您提供高标准、高效率的技术服务,助力科研更进一步。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