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到数据分析:一步步教你开展ABPP实验
-
提取细胞/组织蛋白,保持酶活性
-
与探针混合孵育(30–60 min)
-
终止反应并进行下游处理
-
直接在活细胞中添加探针
-
反应完成后快速裂解
-
捕获在原位状态下的酶活性图谱
与蛋白组学方法不同,ABPP(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不仅能识别蛋白的表达,还能捕捉其“活性状态”,尤其适用于如蛋白酶、磷酸酶、脱酰化酶等调控复杂的功能蛋白。那么,如何系统地开展一次完整的ABPP实验?从探针选择到质谱分析,从样本处理到数据解读,本文将一步步带你拆解ABPP实验的完整流程,为你的研究提供清晰、高效的操作指南。
一、ABPP实验的完整流程
1、确定研究目标与酶类家族
开展ABPP实验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目标:你希望分析哪类酶?在哪种生物模型或处理条件下进行?常见的目标包括:
(1)筛选肿瘤中活性异常的蛋白酶
(2)验证候选药物对目标酶的作用
(3)分析炎症或凋亡信号通路中活性酶的调控模式
不同的酶类需要设计或选择特异性的ABP(Activity-Based Probe),因此目标酶的确定决定了后续的探针策略和数据分析路径。
2、选择或定制活性探针(ABP)
ABP 是 ABPP 成功的关键工具,结构上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3、探针标记ABPP实验样本
标记实验的执行步骤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1)细胞裂解液标记(in vitro)
适用于酶筛选或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2)活细胞或组织标记(in situ/in vivo)
更接近生理状态,但需注意探针通透性和毒性。
4、富集与酶解
标记完成后,下一步是将被标记的“活性酶”从复杂背景中富集出来:
(1)若使用生物素标记 → 使用链霉亲和磁珠进行亲和纯化
(2)若使用点击基团 → 进行点击反应后连接到富集载体(如Biotin-Azide)
富集完成后,用胰蛋白酶(Trypsin)等进行标准蛋白酶解反应,为后续质谱检测准备肽段。
5、质谱检测(LC-MS/MS)
样本准备好后,进入高分辨率质谱分析阶段。建议使用如下策略:
(1)仪器平台:如Orbitrap Exploris 480,适合高通量、高精度需求
(2)分离方式:纳升级反相色谱(nanoLC)可提升肽段分离能力
(3)检测模式:可选择DDA(数据依赖采集)或DIA(数据独立采集)
(4)定量方法:支持Label-Free、TMT、iTRAQ等多种定量策略
此阶段获取的ABPP实验原始数据为后续构建活性图谱提供核心信息。
6、数据分析与活性谱图绘制
ABPP的最终目标是生成一份活性蛋白图谱。数据分析流程主要包括:
(1)肽段鉴定与定量
利用专业软件(如MaxQuant、Proteome Discoverer)进行肽段识别、定量。
(2)特异性筛选
只保留已成功标记(被探针捕获)的蛋白,去除背景信号。
(3)活性变化分析
比较不同处理组(如药物处理 vs 对照)的酶类活性水平差异,常用log2 fold change + FDR筛选。
(4)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
结合GO、KEGG、Reactome数据库,对高活性或差异酶类进行功能分类与通路分析,提炼生物学意义。
(5)图谱展示
输出蛋白酶活性热图、分子互作网络、通路富集图等,辅助撰写论文或申请专利。
二、常见问题解答(FAQ)
Q1:ABPP实验可用于哪类蛋白?
主要用于具有活性位点、可被探针共价修饰的酶类蛋白,如蛋白酶、磷酸酶、泛素化酶等。
Q2:探针非特异性如何解决?
可通过空白组+竞争抑制组进行背景去除,并优化探针浓度与反应时间。
Q3:数据重复性如何保证?
推荐进行≥3次生物学重复,同时采用TMT等方法减少批次效应。
三、百泰派克生物科技:ABPP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
为降低ABPP实验的技术门槛、提升实验成功率,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提供以下服务:
1、多种活性探针筛选与合成(支持定制化设计)
2、全流程实验操作(从样本处理到富集酶解)
3、高分辨质谱检测与分析
4、差异蛋白活性分析、通路注释与图谱输出
借助先进的Orbitrap平台和功能蛋白组学分析体系,百泰派克助力您高效完成从活性识别到靶点挖掘的科学探索。
ABPP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揭示蛋白的“在”与“不在”,更回答“活着的,正在起作用的,是谁”。掌握ABPP,不仅是掌握一种技术,更是打开了理解蛋白质功能状态和精准靶点发现的大门。欢迎联系百泰派克生物科技,获取ABPP实验流程的专业培训与项目支持,助您从表达组跨越到功能组!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