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原理与应用全解析
-
一站式服务:从探针筛选、蛋白富集到MS鉴定和数据分析;
-
高通量平台:支持多样本并行分析;
-
多领域覆盖:肿瘤、代谢、免疫、神经、感染等;
-
专业团队支持:包括有机合成、蛋白化学和质谱分析专家组成的交叉团队。
蛋白组学方法,如DDA(Data-Dependent Acquisition)或TMT标记定量,关注的是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但它们往往忽略了蛋白质的真实功能状态。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ABPP)作为以功能为导向的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特异性探针标记活性蛋白,为我们提供了“谁在工作”的全新视角。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率先整合ABPP策略与高分辨质谱平台,为客户提供从活性探针筛选到靶点鉴定的一站式技术服务,特别适用于酶类靶点发现、药物机制研究和疾病生物标志物挖掘。
一、ABPP的工作原理:用化学探针锁定活性蛋白
ABPP的核心在于活性位点探针(activity-based probes, ABPs)。这些小分子探针由三部分组成:
1、反应基团(Warhead)
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结构单元,能与特定酶家族的活性位点共价结合。例如,针对丝氨酸水解酶可采用氟磷酰胺(FP)类Warhead,针对半胱天冬酶可采用AOMK类Warhead。
2、连接臂(Linker)
连接反应基团与标签部分,通常为柔性结构,避免空间位阻影响结合效率,同时可调节探针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3、标签(Tag)
用于后续蛋白的富集和检测,常见标签包括生物素(用于链霉亲和素磁珠捕获)、荧光素(用于凝胶检测)或炔/叠氮基团(用于点击化学标记)。
二、关键优势
1、靶向活性蛋白:仅与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结合,避免“死酶”干扰;
2、适用于复杂样本:如细胞裂解液、组织匀浆甚至活细胞;
3、可扩展性强:支持高通量筛选、多样化标签应用。
三、技术流程:从样本处理到靶点鉴定
Step 1:活性探针孵育
将ABP加入待分析的样本(如细胞裂解液、组织匀浆或活细胞中),在适宜条件下反应,使探针选择性标记活性蛋白。
Step 2:标签富集与洗脱
利用标签(如生物素)结合streptavidin磁珠对结合蛋白进行富集,并洗去未结合杂质。此步骤确保只保留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类目标。
Step 3:酶解与质谱分析
富集的蛋白经胰蛋白酶或LysC等酶解后,经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识别其肽段序列和相对丰度。
Step 4:数据分析与功能注释
结合UniProt数据库、GO/KEGG功能注释、聚类分析等,识别差异活性蛋白并构建调控网络。百泰派克在此环节应用自主开发的数据分析管线,大幅提升靶点发现效率和准确性。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采用高分辨Orbitrap Exploris 480平台,结合自主优化的数据分析流程,实现亚微克级样本下的高灵敏度探针蛋白检测。
四、典型应用场景
1、酶靶点筛选与药物机制研究
ABPP可用于小分子抑制剂的靶标验证。通过比较药物处理前后的活性蛋白图谱,可判断抑制剂是否有效结合目标酶。例如,某些抗癌药靶向丝氨酸水解酶家族,通过ABPP可直观验证其特异性抑制作用。
2、疾病相关酶类标志物挖掘
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紊乱等研究中,ABPP能帮助发现病理状态下上调或下调的关键活性酶,提示潜在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3、代谢组学互补分析
将ABPP与代谢组学结合,可揭示酶活性变化与代谢通路紊乱之间的关系,特别适用于代谢酶调控机制解析。
4、新型探针开发与验证
ABPP平台不仅是应用工具,也可作为化学探针研发的验证平台,评估新探针的靶向性和选择性。
五、ABPP技术优势与局限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通过构建高通量探针筛选库、优化富集与清洗流程、搭载Orbitrap Exploris 480等先进质谱平台,显著提升了ABPP项目的通量与数据深度,并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一对一技术支持。
百泰派克ABPP服务优势
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打破了传统蛋白质组学“看得见但摸不着”的困境,从功能层面精确捕捉活性蛋白,已成为功能蛋白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更多高选择性探针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ABPP将在精准医学、靶点发现与新药研发等方向展现更广阔前景。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将持续深化ABPP技术平台,助力广大科研人员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揭示蛋白质功能网络。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