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非变性的蛋白电泳怎么做呀?
- 选择适当的聚丙烯酸凝胶浓度,一般在5-20%之间,浓度越高分离分子量越小的蛋白质。
- 按照实验需求配制聚丙烯酸凝胶溶液,包括解决方案A(丙烯酸酰胺,Tris螯合缓冲区pH 6.8或8.8)和B(双缩水甘油酯)。
- 将A和B混合,加入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APS(二硫酸铵)作为引导聚合。
- 将混合物倒入装有玻璃板的电泳槽中,等待凝胶凝固,同时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 将待测蛋白样品溶解在非变性样品缓冲区(不含SDS和还原剂),以保持蛋白的天然构象。
-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泳标记,如染料前驱体或分子量标准。
- 在凝胶槽上方设置电泳梯度,装载样品和标记。
- 选用适当的电泳缓冲液,如 Tris-Glycine 缓冲液。
- 确保聚丙烯酸凝胶浸泡在电泳缓冲液中,移除任何气泡。
- 设置适当的电压和电泳时间。通常情况下,初始电压设置为100V,一旦样品进入隔栏凝胶,提高电压至150-200V。
- 将聚丙烯酸凝胶从电泳槽中取出,可以进行染色以观察蛋白质的分布。使用金属敏感染料(如Coomassie Blue)或银染进行染色。
- 对蛋白质进行惩罚、剪切和提取后,可进行质谱、免疫印迹等后续实验。
非变性蛋白电泳(Native PAGE,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的蛋白质分离技术。非变性蛋白电泳的目的是在保持蛋白质的原有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情况下,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离。非变性电泳操作相对简单,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聚丙烯酸凝胶:
2. 样品准备与加载
3. 执行电泳:
4. 非变性电泳后处理:
请注意,非变性蛋白电泳的数据只能提供蛋白质的电泳迁移信息,而不能直接提供蛋白质的准确分子量。根据实验需求,也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蛋白质分离技术,如二维电泳、实现电泳或堆叠电泳。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提交需求
How to order?